19《范进中举》学习目标:领会本文的讽刺艺术及其讽刺效果。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范进中举》(板题:范进中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二、速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一)师:本文的语言极具人物性格,其讽刺艺术登峰造极,对范进中举前的猥琐悲凉和中举后的神魂颠倒,胡屠户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进行了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描写。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出示自学指导一:速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5分钟比谁回答得好。(二)生自学,准备回答问题;师巡视,了解学情。(三)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后进生回答问题,发现有错误其余学生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适当板书知识点。2、答案提示:(一)夸张法例如:课本P161胡屠户打范进的画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二)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1)课本P158第5段:“范进不看便罢、、、、、、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已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外飞跑,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2)课本P164第12段:即便包了辆锭、、、、、、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三)对比手法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三、精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一)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二”1、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思考: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3、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提示:这里说的“喜剧”“悲剧”仅取其比喻义,不要把它们看做喜剧的类别。但又不是跟这两个剧种完全无关,例如喜剧常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笑现实中的丑恶事物或落后现象,而悲剧常常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参考答案:探究一:喜剧。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探究三: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理由是:透过课文,我们看到的是封建士子钻营科考的满腹无奈和辛酸,以及在封建科举制度笼罩下人的丑恶灵魂。(二)质疑问难。1、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认真自学,本节课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大家举手提问。(生、师帮助解难)2、学生读书,质疑问难。四、完成练习册。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