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专项复习3.1——3.4导学案一、复写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背诵课文相关段落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通假字及翻译重点语句3、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等问题二、复写重、难点:文中的重点词语、通假字及重点语句的翻译三、知识点回顾:一,通假字1、苟富贵,无相忘。2、发闾左zhé戍渔阳。3、为天下唱。4、卜者知其指意。5、固以怪之矣。6、将军身被坚执锐。二、重点词语1、辍耕之垄上2、佣者笑而应曰3、宜多应者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乃行卜7、乃丹书帛曰8、皆指目陈胜9、得鱼腹中书10、为屯长11士卒多为用者。12为天下唱。13、置人所罾鱼腹中。14尉果笞广主。15将军身被坚执锐。16狐鸣呼曰。17忿恚尉。1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19念鬼。20、苟富贵。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2等死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4徇蕲以东25比至陈26刑其长吏27号为张楚28诚以吾众29扶苏以数谏故30藉第令毋斩三、翻译下列句子。1、苟富贵,无相忘。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天下苦秦久矣。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9、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10、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1、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四、按要求回答问题。1、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什么?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在第2自然段中,陈胜吴广为了顺利起义,采用了哪些做法?其中哪两个是作的舆论准备?3、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发动群众的策略是什么?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人民支持的理由有哪些?5、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句子是:6、表现陈胜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的句子是:7、表现陈胜少时就胸怀大志的句子是:8、“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9、课文哪句话最能反映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10在第3段中,吴广成功地使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哪些计谋激起了士卒的愤怒?他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1《陈涉世家》一文写道:“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他起义的导火索。假如:“天不雨,道亦通,不失期”,是否还会起义?请谈谈你的看法。【专项训练】: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是:A.辍耕chuò鸿鹄hóng戍zhé忿恚尉huìB.鸿鹄hú罾zēng蕲qízhìC.谯门qiáo徇xún社稷jì篝火gōuD.卜bǔ袒右tǎn柘zhè笞chī2、读下边的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句中加线词词义相同的是: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陈胜、吴广乃谋曰。D.今或闻无罪。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村中闻有此人。6、阅读语段,并回答问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陈胜在童年时就显得与众不同。B.陈胜经常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C.陈胜对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深感不满。D.陈胜的提议得到同伴们的响应。(2)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待了陈涉年轻时的社会地位和远大抱负。B.这段主要写陈涉为人佣耕时同其他佣者的一次谈话,生动表现陈涉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有远大抱负。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运用比喻生动表现陈涉对不理解他的人的鄙视。D.这段文字是传记的开头,具体表明陈涉后来起义早有思想基础。(3)用原文回答:A.揭示陈涉不甘心受奴役的社会地位的语句是:B.表现陈涉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的语句是:C.表现陈涉不同凡响的远大抱负的语句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