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教学案6-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VIP免费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教学案6-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2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教学案6-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2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六:体会情感基本目标:读懂古诗词,能体会诗歌所体现的作者情感。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教学重点:读懂古诗词,能体会诗歌所体现的作者情感。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感分类①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②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③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④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⑤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⑥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⑦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⑧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二、方法提示1、知作者,明主题2、关键词,定基调3、据意象,悟情感4、扣背景,揣情感三、解题技巧(一)知作者,明主题(知人论“诗”)(二)关键词,定基调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②幢幢:摇曳。“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2分)答:“惊坐起”是写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之后,重病之中居然坐起来的神情举止,突出了消息的惊人、闻者的震动和心情的悲痛。(三)据意象,悟情感(四)扣背景,揣情感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考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又得分离的伤感。四、分析情感主旨中考题型分析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2.答题步骤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描写什么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示例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请分析此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答题模式: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教学案6-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