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班级组别姓名一、合作探究题:1.义和团运动失败有哪些原因?留下了怎样的教训?有什么历史意义?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3.阅读P21页四幅图片,思考:这些图片记录八国联军的哪些罪行?选出其中一幅照片,叙述八国联军的罪行。4.“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5.如何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二、我的生成问题:1.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生成—评价单答案:1.原因:义和团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观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是农民的自发斗争,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义和团缺乏严密的组织、斗争手段、武器装备落后,迷信色彩浓重,这都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反映。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挽救中国。农民既无法摧毁封建制度,也不能阻止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国革命的任务要靠新的阶级力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迫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而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继续扶植清政府作为其侵略工具。同时义和团运动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不同: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英法联军英、法1860年咸丰、慈禧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1900年光绪、慈禧3.罪行:烧、杀、抢、掠等。“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一幅照片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架炮轰击北京城区,一些房屋被击中着火。“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一幅照片是当时的目击者拍下来的。照片上有“齐化门外联军之杀义和团”的字样。齐化门是北京城东面的一个城门。它在元朝时叫“齐化门”,明朝时改称“朝阳门”,至今此地仍称朝阳门,但城楼早已拆掉。这两幅照片反映的是两桩十恶不赦的罪行:一是杀人,二是放火,这已足以表明八国联军的侵略面目和强盗行径了。4.“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5.第一,从经济上来讲,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实际总数超过白银10亿两,这就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总收入。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所以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用意在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这是侵略者要通过索赔,来惩罚、污辱所有的中国人。赔款又以海关税、常关税、盐税等作担保,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第二,从政治上看,“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样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三,从外交上看,“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从此,“使馆界”成了“国中之国”,各国公使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第四,从军事上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就便利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3)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