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隆中对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隆中对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隆中对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隆中对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4
隆中对学习目标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2.培养获得信息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3.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树立远大的抱负。●重点: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课文大意。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预习导学1.下面是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请你补充完整。陈寿,字承祚,西晋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史学家。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该书材料丰富,文笔流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后来的文史学家对此很重视,并把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后来南朝宋人裴松之给这部书作了注,使其历史材料更为丰富。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陇亩(lǒnɡ)梁父吟(fǔ)猖蹶(chāng)(jué)存恤(xù)汉沔(miǎn)遂诣亮(yì)帝室之胄(zhòu)挟天子(xié)度德(duó)吴会(kuài)殆天(dài)箪食壶浆(dān)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时人莫之许也:承认谓为信然:说先主器之:器重,重视不可屈致也:招致,引来此诚不可与争锋:争强,争胜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凡三往:总共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个人只能登门求见,不能降低他的身份把他召来。您倒应该降低身份去拜访他。(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呢?5.感知文章内容,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4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第四部分(第5~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合作探究问题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2)自董卓已来:已,通“以”2.辨析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2)凡三往古义:总共今义:平凡(3)孤不度德量力古义:王侯自称今义:孤独(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义:大概今义:危险(5)遂用猖獗古义:因此今义:使用(6)遂用猖獗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7)抑亦人谋也古义:而且今义:压抑(8)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可以把今义:表示许可,能够问题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比较下列各组词语的含义。(1)谓①谓为信然(说)②谓先主曰(对……说)(2)遂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就)②然操遂能克绍(终于)(3)诚①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如果)(4)因①因屏人曰(于是,就此)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5)然①谓为信然(这样)②然志犹未已(然而)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并指出词类活用情况。(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地(名词用作状语)(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盛;用壶装(名词作动词)(3)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外;对内(形容词用作状语)(4)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器重(名词用作动词)(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助(名词用作动词)(6)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全部取得(形容词用作动词)(7)贤能为之用:贤能之士(形容词作名词)问题三:下列句子各属于哪一类特殊句式,请分别指出并翻译。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特点:用“……者,……也”的格式表示判断。翻译: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2.时人莫之许也。特点:“莫之许”即“莫许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特点:“出于秦川”,即“于秦川出”,介词结构后置。翻译:将军你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兵。4.此诚不可与争锋。特点:“与”后省略代词“之”。翻译:这实在不能和他争强。第二课时●重点:1.认识了解诸葛亮、刘备的形象。2.学习本文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预习导学1.理解填空。(1)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2)《隆中对》中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是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在诸葛亮看来,刘备是一个“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的人。(4)“好为《梁父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隆中对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