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导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诗词。2、理解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3、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背诵这首词。预习提示:1、你能介绍作者吗?2、落实字词:“塞”“勒”分别有哪几个音?注音:嶂浊燕然羌管寐3、疏通文意。4、自由读几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课上一起解决。合作交流: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3、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4、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5、文化积累:“衡阳雁去”指:“燕然未勒”指:6、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9、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参考答案:合作交流1、异天冷;声杂;城孤。2、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作用:点名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润笔深厚,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5、衡阳雁去指大雁向衡阳方向飞去。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秋末冬初大雁向南至此不再南飞。燕然未勒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后汉书》记载有窦宪追击入侵的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6、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7、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8、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9、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