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基层安监工作一系列体制机制性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保障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科学性、实效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措施。近期,市安监局组织专门人员,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就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20XX年,我市成立了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安全监管部门,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之一。20XX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通报制度。2003—20XX年,我市连续六年在6月26日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主题会议,坚持一年一个鲜明主题,推动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向前发展。20XX年,我市启动了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乡镇创建活动,初步改变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无人办事,无权办事”的被动状况20XX年,我市组建了隶属于安监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机构,开创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20XX年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县区两级安监部门均调整为同级政府组成部门或工作部门,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局面有了很大改观。主要表现在:(一)监管监察机构不断健全。本轮机构改革后,我市市本级、7个县区均设立了安监部门和监察执法机构,市、县区两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全面形成。其中,市安监局和xx县、XX县区、xx区安监局为政府组成部门,其余县区安监局为政府工作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设立了安监局,为管委会下属工作机构。同时,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市本级成立了执法支队,7个县区成立了执法大队。全市245个乡镇(街道)在不增加人员、编制、机构的情况下,在所属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安办牌子,配备了1-3名专(兼)职安监工作人员,安办主任由乡镇政府(街道)分管副职兼任,市、县区、第1页共7页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基本建立。(二)监管监察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XX年6月底,市、县区两级安全监管机构共有人员编制125名,实有人员112名;两级安监执法机构共有人员编制41名,实有人员37名。全市乡镇(街道)实有安监人员339名(专职人员34名,兼职人员272名,聘用人员33名)。全市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管监察人员总数达到488人,比20XX年市安监局成立之初的260人增加了228人,增长87%。其中:专业人员95人,占19.5%。市安监局在编人员从20XX年底的15人增加到现在的43人(含执法支队、检测检验中心);县区安监局在编人员从20XX年底的平均5-8人增加到现在的14人(含执法大队);乡镇(街道)专兼职安监人员平均有1.4名。(三)安监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安监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名,占0.8%;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73名,占55.9%;具有专科学历183名,占37.5%;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28名,占5.7%。全市安监部门积极开展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共颁发安全监管执法证477个,安监人员执证上岗率达97.7%,未执证的11人均为今年新进人员。同时,每年举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政执法等专题培训班,安监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四)基础设施及执法装备不断改善。一是办公场所独立化。市安监局、7个县区安监局和广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安监局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公用房,产权性质均为国有。二是执法装备成套化。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业务车辆、现场监督检测设备、应急救援指挥装备、信息化装备、现场执法装备、办公设备等实现了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双重变化。三是检测手段专业化。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共配备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职业危害等专用监督检测设备182台(套),现场执法与调查取证分析设备67台(套),信息化装备37台(套),基本能够满足高危行业安全执法工作需要,改变了过去现场检查靠眼看、手摸、鼻子闻的落后状况。(五)安全生产工作成效不断显现。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第2页共7页各有关部门和安全监管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