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近代化的探索一、专题内容:八年级上册:6、7、8、9课1、课标要求:2、重点分析:(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基础知识的记忆。(2)人物的评价也是中考复习的重点,如评价孙中山。二、知识网络: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新旧思潮冲突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1911年1915年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派别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张师夷长技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主要活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百日维新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结果失败失败失败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不能充分发动群众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不能充分发动群众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近代化的开端思想启蒙作用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三、专题拓展联系:1、课内联系: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联系一下历史上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今天的改革开放,还可以联系一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比异同。⑵历史上有许多次思想解放运动,讲述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时,联系一下世界史上的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思想。⑶联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热点链接: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教育发展,目前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足见对教育的重视。可链接历史上重视教育的事件,如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中国第一所近代化的学校----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中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等。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即“八荣八耻”可链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⑶政治民主化的问题:联系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3、感悟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面对屈辱,我们的先贤们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青少年学生要以前辈为榜样,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的近代史又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专制到民主,由人制到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四、能力提升:⒈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A.编写《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⒉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右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⒊(2009·衡阳)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⒋(2009·成都)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⒌(2009·资阳)下列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