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知识网络:中央地方思想战国商鞅变法:县制韩非: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___________西汉__________,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隋朝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唐朝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完善科举制元朝中书省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正式管辖西藏明朝撤销________,废丞相,权分六部,设锦衣卫。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沿用科举制,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内出题,实行_________清朝设军机处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加强对西藏、新疆的管辖大兴_______,控制知识分子思想三、专题联系:纵横联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2)基本矛盾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历程①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县制,法家思想。②正式建立:秦朝实行皇帝制、郡县制。③加强:西汉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隋唐完善:合并州县,增加宰相人数,科举制⑤宋元加强:行省制度⑥明清强化:明在中央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设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八股取士。清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⑦废除:辛亥革命:4)发展趋势: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5)评价积极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消极①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③文化: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限制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2、拓展延伸:现阶段的中国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做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统一,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重点:各朝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难点: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对现阶段的现实意义。5、学习启示:现阶段的中国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四、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2年呼和浩特市)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A.建立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严刑峻法2.(2009苏州中考)我国自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他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嬴政B.汉武帝刘彻C.唐太宗李世民D.元世祖忽必烈3、小明同学想探究秦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他主要应依据A、影视作品B、民间传说C、《史记》《资治通鉴》D、秦始皇兵马俑4.(2009苏州中考)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5.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在京师大学堂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