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授课内容一四·古代神话五则授课班级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重点文言词句,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探究人物的可贵精神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二次备课组织教学导言新授高山流水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读懂这段文字你能充分体会到中国古代文辞的优雅与精致。一.朗读文本1、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3、齐读二、研读文本1、借助注解、字典等工具书阅读理解课文,落实如下词语的解释:鼓:洋洋:得:卒:教师口述学生在教师范读后反复朗读记、背实词含义,夯实基础。练习小结援:操:穷其趣:志:逃:2、交流译文。3、文章两次写伯牙抚琴,子期听琴,是否重复?为什么?4、全文132个字,却出现了语意相近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三个句子,是否重复?为什么?5、文中两次写子期评价伯牙,各用一次“善哉”,一次写伯牙评价子期,却连用了两次“善哉”。连用的两个“善哉”删掉一个可否?1、再次朗读。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这段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代文辞所具有的优雅、绵密、精致的风貌。貌似用语雷同、重复,实则各有其妙,重而学生合作探究,突出重点,培养能力教师小结作业不犯,充分体现了古人在谋篇布局、遣词炼字上的精到与审慎。1、积累实词含义。2、整理问答题。3、背诵课文。伯牙善鼓琴两次听琴三同义句两个善哉重二不犯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