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守法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认识并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和意识,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培养学生做守法公民的意识。[教学方法]竞赛法、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法、启发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思想驿站:2002年6月16日凌晨,小刘、小宋等几名中学生为了报复网吧经营者,用汽油在“蓝极速”网吧门口纵火,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案发后,主犯小刘和小宋分别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小刘、小宋均为不满15岁的中学生,经常逃学去网吧玩。因为与“蓝极速”网吧的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导致了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想一想:(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2)当你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才好?教师小结:作为现代公民,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守法精神,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也是珍视自身公民资格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守法精神呢?二、教学过程活动二:法律知识大比拼:奖励项目组别法律名称法律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男生女生(说明:每人每次只限说一部法律名称或法律规定。)教师小结:(1)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我们都是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因此,我们要珍视自身的公民身份。(一)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快乐分享:1、每周了解两条法律规定的内容和两个典型案例。2、每四位同学组成一小组,每周一课外活动时,每小组内同学相互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活动三:火眼精睛1、“在08年研究生考试中利用无线电检测系统共查处18起作弊案例,涉及43名考试作弊人员,查获用于作弊的车辆6部,笔记本12台,对讲机、速传电台等收发设备18台。其中南京市查获了三起案例,9名作弊人员。9月份的执业医师考试中查处案例十几起,作弊人员数十个。”2、网上购买个人隐私资料、恶意开办银行卡网上兜售、为犯罪分子提供作案工具,手机上网修改来电显示冒充熟人或警察进行诈骗,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骗子挖空心思,利用网络实施新型骗术花样百出,手法不断翻新。通过你智慧的双眼,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上述材料中的犯罪分子,他们对于法律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之所以会犯罪,关键原因不在于懂不懂法律的要求,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按法律的要求去做。因此,我们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还要按法律的要求去做。(二)要自觉守法,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活动四:明辨是非:判断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并简要说明理由。展示漫画:(一)用自来水做假酒;(二)向未成年人兜售盗版光碟;(三)负责审批“工程项目”的领导拒绝行贿行为;(四)个别贪恋钱财、美色的领导最后戴上镣铐而悔恨万分。知识链接: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般都是先沾染上一些不良行为(如“小偷小摸,故意毁坏公共财物”),有了不良行为,又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就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便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要注意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要学法、知法、守法,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活动五:我思我行:我们应当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不妨反思自己所说所行,有哪些是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2、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按法律的要求去做?(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说明。)活动六:请你点评2004年11月,某市警方破获了一个近几年来经常在某中学敲诈学生钱物的团伙。据警方的消息表明,直到这个团伙落网,被敲诈的学生竟没有一人报案为此,该校初一(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的讨论,他们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三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①赶快掏钱给他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