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家—《两代人的对话》教学案例万才保一、设计思路1、学生分析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授如何与家长沟通商量以及沟通的要领,进而讲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这对化解父母孩子之间的冲突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美是生命的内在需要,德育也应该的美的,德育教学应该是美的表现方式。在教学内容和素材的选择上,我竭力注重这方面的追求。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我选择了几十幅表现自然美的风光照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大屏幕呈现。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中欣赏美、在激烈的讨论中感受美。同时教师在语言的选择和表达上也尽量用诗化的、散文式的活泼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增加教学的美学意义。3、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课突出实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在知识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提高学生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以及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这个目标我主要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巩固和深化。二是在情感价值上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这一目标,我给学生展现一个视频—《狠心父亲逼儿吃屎》,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二、教学流程(一)、借助现代教学设备,烘托教学主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上课前,我打开了教学课件的第一个内容——序幕。满文军的《懂你》的MTV,学生被歌曲和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教室很快安静下来。歌曲听完了,学生还很投入,我及时引导性发问: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懂父母的心?学生积极回答,我最后作归纳性提示:要沟通。大屏幕上呈现探究的主题—“两代人的对话”。(二)呈现鲜活的生活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深化教学主题,使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视频展示————《狠心父亲逼儿吃屎》同学们就这个案例展开讨论:(1)评析父子两人的行为(2)这个故事的结尾是美满的,这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去处理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我在各组之间走动询问和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讨论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得出的结论很多。但有的小组得出的结论太偏激,这时我抓住时机对各个小组进行纠正和引导,同学们又开始思考。我发现有的小组已经得出了关键的结论。开始小组发言了。同学们踊跃表达观点:“我觉得父亲做的不对,不应该把自己的希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更不应该逼孩子吃屎”“孩子也不对,不应该逆来顺受,更不应该放纵自己,应跟父母谈一谈。”“我觉得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专家的帮助,真不敢想象这对父子结果会怎样。”······我及时地归纳:子女同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方法,求同存异是结果。接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同父母交往呢?这是我们接下来探究的主题,大屏幕上显示第二个探究主题——“交往讲艺术”(二)、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自主的探究主题。情景再现: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女儿:(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活动开展:(1)讨论母女之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评价结果。(2)表演其中的至少两种情况。活动开始,先后有四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紧张中有自信,稚嫩中显优雅。“演员们”真诚投入,声情并茂。当所有的表演完之后,我顺势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你们认为妈妈和儿女怎样的结果最理想?课件展示妈妈和女儿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妈妈和儿女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1、妈妈和儿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