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鲁教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提前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情;收索滥捕滥杀图片及资料、乱砍乱伐图片及资料、大气污染图片及资料、水污染现象及资料学生准备:依据学案导学中的预习新知的要求,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收看电视、百度搜索等),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时事或热点事例,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并做相应评述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现况、出现的原因以及危害,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关爱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平等的对待一切生物,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情感目标】:树立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原因。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知道环境问题的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导入新课:我们通常说“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问题是人类的一些所作所为够朋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师展示最新环境破坏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谈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大事、关心身边事的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明辨是非,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环节二:新知初探1、思考(1)、看了上面的图片自己有什么感想?(2)、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找2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师问:你觉得他们讲的怎么样?教师点评:世界野生动植物和稀有资源的急剧减少,森林、草原等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加剧,耕地面积锐减,城镇地区固体废弃物和噪声使环境质量恶化,大自然面临严峻的威胁,这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那么,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自己知多少?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板书。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到人为破③环境状况不容乐2、学生阅读P38材料,展示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图片:学生讨论:(1)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物种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生物物种保护做些什么呢?由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原因及危害,并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设计目的:用真实而不容乐观的现实材料,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谈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原因及危害,增强保护自然物种的意识。3、学生阅读P39材料,展示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图片小组谈论我们应如何认识自然景观到人为破坏的情况?设计目的: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观点,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觉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4、学生分析P40漫画,展示环境状况资料土地沙漠化小组讨论:1、什么是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满意吗?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概括:那我们应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让学生回答,教师概括,从国家采取的措施和学生怎样做两方面回答)环节三:课堂小结环节四:课堂达标1.人与大自然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