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北师大版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2、泰戈尔的有关常识;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抒情这种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学目标:1、揣摩诗中新奇美妙的想象和天真可爱的形象。2、体验人间挚爱亲情。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富含深情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小诗导入,激活期待材料: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这些小诗。说说读后感。提问:大家知道以上这些清新隽永、意蕴深刻的小诗是谁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大诗人。学生了解作者泰戈尔,然后根据老师补充,完善知识储备。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金色花》吧。二、初读课文,把握基调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批注不懂的字、词、句,教师巡视,释疑解难。勾画字词。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嬉戏的世界中。)学生听读。想象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提问:你认为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3)“我不告诉你,妈妈。”(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根据学生的表现,指导朗读,需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如果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低沉的、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速度采取中等为宜。(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把上面的句子在美美地读一读,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三、悟读诗歌,品语析意设疑:1、顽皮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___的时候,我就___”说一说。学生思考,试说。明确: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小组自由讨论。合作学习,质疑探究。明确: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非常着急。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心情肯定是惶急的。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是责怪的口吻,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用“我读出一个___的孩子和一个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学生依据不同的语境来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我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母亲、善良孝顺的孩子。我读出了一个慈爱善良、疼爱孩子、宽容慈祥的妈妈。4、本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