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全球治理体系及制度不断地暴露出种种不适应于全球化发展的弊端。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界瞩目的成就,全球化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本文旨在研究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弊端、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找到未来中国应该怎样引导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变革。一、全球治理体系暴露出的弊端现存的全球治理体系主要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世界政治力量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主导的这一体系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全球化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矛盾不断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和平与战争的矛盾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仍存在许多影响和平、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尤其表现在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等在不断破坏者国际秩序,扰乱和平与发展的良好局势。叙利亚内战、缅甸内战等局部危机和冲突愈演愈烈,冲击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伊斯兰国、宗教极端势力“独狼式”恐怖袭击等反人类的组织和势力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加之欧洲难民潮、朝核危机、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和威胁,给世界和平蒙上了一层阴影,世界和平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二)逆全球化思潮涌起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困难和风险增加,加之难民潮、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国际上出现了质疑甚至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和行为。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低潮期,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内部优势产业不断向国外转移,造成了国内产业的空心化,旧经济部门利益受损。而在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和后发国家看来,以美国为首的消费国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部分生产国占有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大部分实际利润,依靠资源出口和位于产业链低端的生产国没有分享到全球化的发展红利[1]。(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传统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不断遭到挑战。新兴国家的崛起,直接导致了全球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然而,传统的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占领更多的发展机遇,必然会不断打压这种态势,采用包括国际贸易、网络安全、经济改革等多方面的手段来增强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新型经济体还很难对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然而,双方之间的矛盾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二、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新中国的历史上、党的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在装备制造、电子科技、互联网经济等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让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创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持了G20杭州峰会以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等一些列重大的国际举措,为全球治理提出了许多中国方案、中国理念和中国解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一)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理念支持者当前,世界处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时期,西方的治理理念越来越不适应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声音。这一时期,中国针对许多国际问题发出了中国声音。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