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联合论坛·北京)摘要:本文将在明确服务业涵盖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对比,探讨中国服务业在要素密集程度、劳动生产率、服务对象和新技术使用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和建议。关键字:服务业结构特征服务业门类繁多,内部各行业在要素密集程度、劳动生产率、服务对象和新技术使用程度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拟在明确服务业涵盖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对比,探讨中国服务业在要素密集程度、劳动生产率、服务对象和新技术使用程度等方面的特征,以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和建议。一、服务业的行业构成在行业构成上,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是服务业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物资产品生产部门以外的所有行业,即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部门,包括通常所说的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具体就是指交通业、通讯业、贸易、服务业和政府部门;而在服务业范围中,有的人在第三产业中加了建筑业和公用设施,有的人从第三产业中剔除了交通业和通讯业,有的人认为和第三产业的范围一致。不过,一般而言,现在经济学家使用的服务业多是指以下行业部门:(1)运输、仓储和通讯业;(2)批发、零售、餐饮和饭店业;(3)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其租赁业、商务服务业;(4)文化体育、卫生福利、教育和生活服务业等;(5)公共服务业。在中国的统计体系中,只有“第三产业”的概念。在本文中,为便于比较分析,作者将中国的“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中国的服务业不够发达,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体现在服务业行业构成上,则表现为,一些重要的服务业没有在行业分类中予以明细。如(1)商务服务(即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在中国的分表1,不同产业分类方法的比较部门费雪(1935)克拉克(1941)克拉克(1957)Fourastie(1959)库兹涅茨(1957)库兹涅茨(1957)制造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建筑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公用设施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交通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业通讯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业贸易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业服务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业政府部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业类中没有得到体现;(2)信息业在北美产业体系(NAICS)中是服务业的一个大类,而中国在服务业的分类中则没有出现信息业这一行业。附表1将中国服务业的构成与北美服务业的构成进行了对照。从附表1可以看出,商务服务行业在NAICS中是在一级分类“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之下,是典型的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性行业。中国的服务业分类中没有商务服务业部门,许多相关行业分在“社会服务业”的“其它社会服务业”这个类别下面。NAICS的“信息业”是属一级分类,这是北美行业分类标准最近一次修改的结果。信息业不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同时还包括各种其它传播媒体。“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和其它物资形式的商品一样,可以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国的信息业主要在“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下,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业归在了“其它社会服务业”下。二、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服务业的结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这里主要从要素密集程度、生产率、服务对象和新技术应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有些行业是资本密集的,有些是劳动密集的;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有些行业劳动效率高,有些劳动效率低;从服务对象来看,有些行业是为企业服务的,有些是为消费者服务;从对新技术的使用程度来看,有些行业的新技术使用程度较高,有些新技术使用程度较低。由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中国服务业与有关国家相比,在结构特征上存在着一定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一)要素密集程度按要素密集程度,可以将服务业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