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局XX年工作计划6篇【篇一】xx县医保局始终把谋群众健康之福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今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上级医保部门的部署要求,围绕公平精准、便民利民,抓改革、惠民生、强基础,着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一、2019年工作总结(一)聚焦民生福祉,完善医保惠民政策。(1)深化全民参保计划。截至目前,我县户籍人口数884440,实际应保数为882256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80764人,基本医疗保险户籍参保率达99.83%,,比去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职工医保制度实现纵向统一。出台《xx县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衔接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待遇保障、经办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市县纵向统一。其中:统一缴费政策。缴费基数统一调整为上年度省平工资;在缴费比例弹性空间内,综合考虑在职和退休人员缴费水平平衡、基金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缴费比例由10%降为7%,政策调整后年度基金收入预计增加7965万元。统一待遇政策。门诊、住院起付线调整至与全市一致,住院统筹封顶线提高至17.86万元,职工医保待遇总体提高。(3)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和待遇水平。出台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相关政策,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提高筹资水平。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至1150元,每人增加90元,财政补助每人增加210元。提高待遇水平。门诊统筹封顶线提高至1500,在县内县级医院就医支付比例提高至35%。住院起付线由原来乡镇卫生院600元、县级医院900元、县外医院1300元分别调整为300元、400元、700元,县内住院支付比例提升5%,住院统筹封顶线由15万提高到20万。(4)落实大病保险制度。抓好大病保险政策统一,筹资标准为人均65元,起付线由3.26万降至2.35万,封顶线由32.6万提高至35.2万,报销比例为60%;大病保险政第1页共29页策向贫困人口倾斜,起付线降至1.175万,取消封顶线,报销比例为65%,突出托底作用。(4)健全慢性病门诊制度。将14种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范围,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一次性处方医保用药量从4周延长到12周,报销比例提高到60%,在19家定点药店开通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刷卡结算功能,覆盖主要乡镇,方便患者就近购药;同时推进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第三方配送工作,目前我县24家乡镇卫生院均已开通慢性病第三方配送功能,乡镇卫生院没有配备的药品,可以通过慢性病配送平台下单,将药品直接送至参保人员手中。(二)聚焦托底保障,落实医保精准扶贫。当前是“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按照习总书记“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积极落实医保扶贫政策。截至目前,共发放医疗救助2422万元,涉及15535人次,救助政策100%落实,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体就医负担。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出台《xx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范围由住院费用调整为年度基本医疗费用;因病致贫人员救助起助金额由3万调整为3.6万,救助比例由分段比例20%、40%、50%调整为统一比例50%,医保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2)实施全额补助保费。通过与民政等部门对接,我县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6155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16842人、特困供养人员676人,上述合计23673人已实现100%参保。(3)落实困难群体100%救助。入村入户进行医疗救助政策宣传,对照名单一一核准救助对象,建立常态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医疗救助100%。同时,针对救助对象的异常情况及时开展联合审查,加大处置力度,维护困难群体利益。(4)上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功能。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将救助资金发放环节前置,上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系统,推进医保延伸医院办,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位一体“一站式”结算,群众等待时间由20个工作日变为0分钟,惠及我县2万多特困、低保、低边人员。(三)聚焦基金安全,维护好百姓救命钱。今年以来,我局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重点审核、日常巡第2页共29页查、调查核实投诉举报线索等手段,加强对欺诈骗保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基金安全。具体做好以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