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社会管理经验交流依法纠正不当减刑、假释、违法料理保外就医、取保候审,规范监所检察。加强对监狱、看守所监管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以及超期羁押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监管执法;建立和完善监外执行的交付、监管、考察、监督工作制度,积极推行无缝衔接管理,纠正脱管漏管,维护监管秩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社区矫正试点和推广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帮教,规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衔接,定期开展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专项检查、协助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尽快回归社会;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治人员再犯罪、社会闲散人员犯罪的调查分析,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完善教育管理措施,有效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密切相关,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坚持社会稳定。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和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当的重要社会责任。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的第一线,承担着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任务,要充分认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执法办案工作为依托,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作用,稳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检察机关要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提高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社会管理创新发明良好的治安环境。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突出打击危害社会管理和稳定的刑事犯罪。针对社会治安形势。突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和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坚决惩治各类破坏社会管理、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坚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与其他政法部门的协调沟通,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第1页共4页事政策。灵活运用“两减少、两扩大”等轻缓刑事政策。积极推进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料理和普通刑事案件简化审理等工作,不时完善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等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要认真评估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对办理的重大复杂案件、热点敏感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所涉案件等。明确提出意见,科学制定预案,有效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结合执法办案工作,定期对社会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对策建议,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视舆情分析和民意调查,解群众诉求,核查舆情反映的问题,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时增长的司法需求。不时提升检察人员释法说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检察环节释法说理工作。重点对不批准逮捕、不起诉、不立案等开展书面或口头释法说理。依法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注重加强教育疏导,析法明理,理顺当事人情绪,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有效防止过激行为;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做好检察环节执法办案调解说理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检调对接机制,通过参与、服务、协调、监督等方式主动融入大调解体系,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以及平安创建活动;重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新情况、新特点的研究,及时提出建议,促进网络管理,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品行调查、分案起诉、回访帮教等制度,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维护工作,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犯罪情况的分析,深入研究发案原因、犯罪特点和规律,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及建议,第2页共4页协助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二、发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作用。因此,大部分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