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XX县区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XX县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产权明晰,农民依法取得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针对农户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林权主体增多、经营地块分散、资源管理条块分割、管理机制不建全、制度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供配套改革参考,以建立起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农民增收。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对策;贵州德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为“四固定”、“林业三定”以来的第3次土地革命,是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拓展承包经营、确保农村稳定的有效措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1]。林地与耕地一样,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采取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农民的生产资料得到拓展和完善,并依法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我发展,自主经营,多形式、多方位地建立起现代立体林业科学发展长效机制,实现森林增长、生态改善、农民增收、林业增效、林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1XX县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XX县区位于XX省东北部,XX市西部,地处东经107°46′~108°25′,北纬28°~28°38′之间,国土总面积207190hm2,其中林业用地95344.84hm2,在林业用地中,国有林地4598.87hm2,集体林地90745.97hm2。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6]42号文件精神,XX县区于2007年秋首先在堰塘乡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对全乡5个村60个村民组进行了首次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共确权到户集体林地面积3803.5hm2,涉及林地5447宗,并给该乡2624户确权农户发了林权证。在取得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初在全县第1页共9页范围正式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时近2年,到2009年12月底止,已全面完成全县2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1147个村民组82136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共确权到户集体林地面积90666.7hm2,涉及林地117232宗,打印发放林权证102146本,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然而,明晰产权、确权到户只是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体制改革,涉及面广,触及到林地制度的深层体制,主体改革完成后,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2林权确权到户后的问题分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林地的原始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依法享有,国家允许农民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篇二:XX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研究XX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研究摘要通过参与XX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具体林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问题;对策;云南昆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1-3]。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林业生产经营中增收,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山区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市又开展启动《创造昆明林业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研究》课题项目,并且开展《深化昆明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研究》的专题研究。通过对XX市森林资源特点、林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1XX市林业的基本情况XX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长江、珠江水系江河的中上游和分水岭,是XX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XX市辖14个市、区、县,人口总数619.13万人,有128个乡(镇),1310个村委会,10134个村第2页共9页民小组。其中涉及林改的乡(镇)117个,村委会1240个,村民小组97950个,涉及农户71.17万户,农村人数269.3万人。全市国土面积2.16万km2,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20.13万hm2,活立木总蓄面积4039.62万m3,其中森林面积90.59万hm2,森林蓄积3941.36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