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影像资料存档保管制度影像资料存档保管制度1影像资料的内容1.1ct、cr、dr、mri、c型臂、数字胃肠和透视的所有图像1.2所有影像检查在pacs系统中电子申请单里的全部信息。1.3所有影像检查的诊断报告单。1.4部分特殊检查的手工登记或电脑打印的记录材料。1.5影像检查的各种照片(给患方带走)。2影像资料时限影像资料的存储,要求保存15年以上。3存储方式3.1在pacs系统保存。各项检查形成图像之后,自动传输到pacs系统中。要求医学图像能调阅最近5年的影像资料。3.2光盘存储。通过cd、dvd光盘刻录医学图像,作为第一级备份,并对光盘编号和做好记录。主要以jpg和dicom格式,长期保存,直到光盘损坏。3.3移动硬盘保存。从pacs系统服务器中复制医学图像,作为第二级备份。主要dicom格式,长期保存,知道硬盘损坏。3.4在各台影像设备里面的图像仅保存几天或几个月的时间。3.5各种影像检查的胶片交给病人携带保管,以方便到外地会诊,本科室不再保存。3.6各种影像检查的电子申请单和诊断报告资料在pacs系统的数据库长期保存。3.7各种登记本要长期保存,以备之后查找病历。4影像资料的修改和删除4.1影像检查电子申请单的信息只有申请医生本人可以修改。4.2影像诊断报告一旦完成,除了管理员之外,使用科室只有科主任才有修改和删除权限。4.3各种设备中的图像,任何操作人员都能够删除或作部第1页共2页分信息修改。但在删除图像之前,一定要确认所要删除的图像已经传输到pacs系统或影像工作站被保存之后才能执行删除操作。4.4存储在光盘里的图像不能作修改和删除。4.5存储在移动硬盘上的图像是可以被删除的,要注意保护。5影像资料的查阅和复制5.1影像科图像资料原则上不对外拷贝。不论复制影像诊断报告还是复制影像图片,都要按照本科室制定的《影像报告管理制度》执行。5.2影像科内部人员工作确实需要拷贝图像资料(如会诊、科研等)时,近3年内的可直接在pacs系统查阅,如要查阅更久之前的,应请主任协助从光盘或移动硬盘查找。5.3图像资料保存人员有保护患者权益的责任;被批准使用影像资料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保密制度,否则,造成的不良后果自负。6影像资料的储藏场地本科室保存的影像资料主要是存储图像的光盘和移动硬盘,除了要有专人负责,还要放在温度和干湿度适宜的房间,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长久性,不得遗失破损。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