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建立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制度。一、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原则根据本社区工作现状和实际,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在岗位设置上,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在定人上岗上把好“群众信任、本人乐意、能履行职责、方便就近”的原则。二、具体岗位及职责岗位设置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设置四大类10个岗位。(一)经济发展类:1、科技示范岗2、流通服务岗3、信息咨询岗(二)居务监督类:1、财务监督岗2、重大事项督岗①协助社区搞好重大事项规范化制度的落实。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②及时向社区党支部报告重大事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三)公共事务类:1、社会治安维护岗①帮助维护社区社会治安工作。②协助落实防火、防盗、防毒等措施。2、公共设施维护岗搞好社区公共设施维护宣传工作。3、环境卫生巡护岗①宣传环境卫生知识。②定期检查社区环境卫生,第1页共3页(四)思想政治类:1、政策宣传岗督促有关居民做好卫生清理工作。①及时在广播、宣传栏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②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殡葬改革等政策的宣传。③搞好社区内反对封建迷信和反邪教政策的宣传。2、文明新风岗①协助搞好文明社区、文明户建设。②搞好社区内禁赌等宣传工作。③宣传敬老爱幼优生优育等社会新风尚。三、定岗程序和方法1、在设岗定责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2、采取党员自愿申报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上岗。3、定岗实施方法:(1)社区党支部召党员大会,将岗位名称、职数、工作职责向全体党员公布,党员自愿申报岗位,或全体党员民主推荐上岗党员初步人选。(2)办事处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择优选配,确保每个岗位的申报人数达到岗位设置数量要求。(3)社区党支部综合党员自荐、民主推荐和组织推荐等方面的情况,确定上岗党员的预备人选,并予以公示。4、按本社区工作实际确定岗位党员数量,可以一岗多人,也可以一人多岗。四、教育培训和使用1、岗前培训。上岗党员确定后,组织他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五中全会重要思想,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上岗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2、在岗培训。有计划地对上岗党员进行集中轮训,轮训内容主要为岗位所需的政策方针、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社区管理第2页共3页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3、培训合格后,上岗党员与社区党支部签订责任状,正式上岗。4、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是村级工作的有益补充,上岗党员不能代替社区干部行使职权,不能代替居委会的工作,社区干部也不能把工作责任推给上岗党员。五、管理和考核1、上岗党员实行定期情况交流、定期考核。2、岗位责任细化、量化后列入考核,上岗党员每半年一次向党员和居民代表述职,党员和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党支部组织考核,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不称职票数达1/3以上的党员及时调整下岗。3、设岗定责作为培养选拔社区干部的基础工作,要把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党员列为社区后备干部培养。4、年终对成绩显著的党员给予精神激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学习和扶持。5、实行设岗定责工作动态管理,根据社情与党员情况的发展变化,定期对岗位设置和上岗党员进行调整,建立工作档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