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工作报告:反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近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对外发布。报告对之前规划的落实和过去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的一年进行了展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分析指出,报告亮点纷呈并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我国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败工作要合法规范地运作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尤其是报告提出了反腐工作的整体设计、系统规划以及跟进监督的发展方向。报告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会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标准来进行,按照规定的动作来进行,按照法定的职责来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难以挽救的局面,也与我党一贯主张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干部方针政策理念相一致。杨建顺说,报告让我们对反腐倡廉有可期待性和计划性,表明反腐败将走向合法规范的运作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亮点:抓早抓小报告指出,坚持抓大抓小。中央纪委对反应中管干部问题线索认真核查,对失实的予以澄清,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时教育警示。建立健全早发现、早处置机制,加大函询、诫勉谈话力度,会同地方、部门党组主要负责人与相关干部谈话,对反映的问题线索该了结的予以了结。此外,报告还提出4早(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出),要及时约谈、函询,加强诫勉谈话工作,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健全重大案件剖析制度。杨建顺分析认为,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早发现早处置机制,旨在强调应该在党员干部还没有出现严重问题时就进行早发现早惩治,而不应在出现严重问题之后再进行严惩。抓早抓小的提法是对常规制度的一种建设。lsquo;苍蝇rsquo;、lsquo;老虎rsquo;都要打,大家可能对打lsquo;老虎rsquo;更加关注。但党风建设最应该从抓早抓小着手,以便在萌芽状态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很多重大案第1页共4页件就是因为没有及早发现才造成严重后果,很多优秀干部最终无可救药,让人惋惜。杨建顺说。亮点:巡视工作报告提出,改进方式方法,实行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建立巡视组组长库,一次一授权,选派有经验的办案人员参加巡视,提高了巡视质量和水平。杨建顺指出,巡视工作要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跟进监督的重要体现,这样一来,制度实际上就会形成一种有序、目的明确、观念明确的运作,而且这种不固定还会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较为超脱,免受干扰。报告还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据介绍,《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于xx年提出。杨建顺分析说,现在提出要进行修订,实际上是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这种贯彻不是统而笼之的贯彻,而是要落到制度上、落到规范上。所以对条例进行修订势在必行。要用规范来推进纪检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推荐党风建设工作。这种做法体现出一种规范意识,可以让我们的巡视工作有个持久健康的发展。而全覆盖则是巡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要做到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既能突出问题,同时也能够真正更好的发挥巡视的作用。杨建顺说。此外,杨建顺认为,报告提到的中央巡视工作规划为反腐工作指明了的发展方向,将分阶段分领域,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一层层制度跟进监督。这种跟进监督制度作为报告的亮点之一,贯穿整个报告始终。亮点:三不制度报告指出,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诉,使领导干部不敢腐。报告在展望未来反腐败工作时,首先专门强调要深入贯彻第2页共4页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尤其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行了阐述,强调各级党委和党组,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要树立不抓党风建设、不抓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杨建顺分析,报告强调建立三不制度,即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这种事前事中和事后制度的建立,会起到很好的反腐倡廉作用。首先,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