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会议制度范本中小学会议制度(一)行政会议1、参加人员有。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2、会议由校长主持。3、会议每二周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4、会议主要研究解决学校日常行政的重要问题。(二)支委会1、参加人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参加。2、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3、会议一般每月一次。4、会议主要研究党建工作和研究如何配合、指导学校行政做好工作。(三)校务会议1、参加人员有。校长、支部书记、教导正副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幼儿园主任等参加。2、会议由校长主持。3、一般每学期四次,期初、期未各一次,期中二次。4、会议主要讨论研究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要指示,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学校有关重大事项。(四)党员会1、参加人员。全体党员。2、会议由支部书记或其他支部领导主持。3、会议定期每月一次,视情况可临时召开。4、会议内容。学习交流、党建、教育工作研究等。(五)负责教师会议1、参加人员。负责教师、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人员参加。2、会议由校长主持。3、会议一般每月一次,视情况可临时召开。第1页共4页4、①讨论问题,布置工作。②汇报、交流工作情况。③学习讨论、制订计划。(六)德育领导小组会议1、参加会议人员。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支部书记、负责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等。2、会议由校长主持。3、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4、会议内容:①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德育工作指示和学校德育计划,并通过班主任、总辅导员贯彻执行。②分析学生的倾向和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③听取班主任和有关人员的汇报,讨论德育工作中重大问题。④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有关经验文章,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⑤布置工作。(七)教研组长会议1、参加人员。教导正副主任、教研组长或校长参加。2、会议由教导主任主持。3、会议一学期开三次(期初、期中、期末)必要时可临时召开。4、会议内容:①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教学工作指示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②结合工作任务,学习教学理论和先进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③讨论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听取教研组长汇报并布置工作。(八)家长会议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召开,由班主任或年级组长主持,通报班级和学校工作情况,征求家长意见,一般一学期召开一第2页共4页次。(九)政治学习、业务活动1、政治学习,每周二小时,隔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另一次为分散学习。2、业务学习(含教研活动),每周二小时,隔周安排一次集体活动,另一次为分散活动。3、政治学习和业务活动由负责教师和教研组长做好出勤、学习和讨论情况记录。(十)教代会1、参加人员。教职工代表、工会委员。党政领导列席参加。2、会议由大会主席团主持。3、一般每学期召开一次。4、会议内容:①讨论和通过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②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的决议。③通过和决定校内重大问题(如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教师福利待遇方面的有关问题)。(十一)全体教师大会1、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2、会议由校长主持。3、会议一学期定期开三次(期初、期中、期末),不定期若干次。4、会议内容:①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指示。②布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和有关问题的决定。③通过有关决议。(十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会议1、参加人员。各校少先队辅导员(邀请学校领导参加)。2、会议由总辅导员主持。第3页共4页3、会议每学期定期召开三次(期初、期中、期未),视情况可临时召开。4、会议内容:①学习上级文件和本校德育工作计划。②讨论和研究少先队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③检查和评估计划落实情况。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