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政府部门要求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目录1信息安全组织管理.............................................12日常信息安全管理.............................................14.1基本要求.................................................14.2人员管理.................................................14.3资产管理.................................................24.4采购管理.................................................24.5外包管理.................................................24.6经费保障.................................................23信息安全防护管理.............................................35.1基本要求.................................................35.2网络边界防护管理.........................................35.3信息系统防护管理.........................................35.4门户网站防护管理.........................................35.5电子邮件防护管理.........................................35.6终端计算机防护管理.......................................45.7存储介质防护管理.........................................44信第1页共5页息安全应急管理.............................................45信息安全教育培训.............................................46信息安全检查.................................................51信息安全组织管理本项要求包括:a)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制和工作机制;b)应明确一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技术防护措施,协调处理重大信息安全事件;c)应指定一个机构,具体承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等;d)各内设机构应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员,负责日常信息安全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信息安全员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2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本项要求包括:2.1a)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目标,明确信息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原则;b)c)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应加强对人员、资产、采购、外包等的安全管理,并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经费投入。2.2人员管理本项要求包括:-1a)应采购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基于新型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国外产品和服务时,应进行必要性和安全性评估;b)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应采购配备安全可控cpu、操作系统等的关键软硬件;c)公文处理软件、信息安全产品等应采购国产产品,信息第2页共5页安全产品应经过国家统一认证;d)接受捐赠的信息技术产品,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测评,并与捐赠方签订信息安全与保密协议;e)不得采购社会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服务;f)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不得设立在境外。外包管理本项要求包括:2.5a)b)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应与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合同和信息安全与保密协议,明确信息安全与保密责任,要求服务提供商不得将服务转包,不得泄露、扩散、转让服务过程中获知的敏感信息,不得占有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资产,不得以服务为由强制要求委托方购买、使用指定产品;c)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人员应为中国公民,现场服务过程中应安排专人陪同,并详细记录服务过程;-3a)非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应实行逻辑隔离,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应实行物理隔离;b)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加强互联网接入口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c)应采取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等措施,进行网络边界防护;d)应根据承载业务的重要性对网络进行分区分域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对不同网络分区进行防护、对不同安全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