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信息报送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信息报送制度。一、科主任指定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并上报医务科备案,科主任承担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的监督与指导责任;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详见附件;信息科负责对数据上报进行监督与审核,医务科、质量控制科负责指导与考核该项工作。二、各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负责收集整理专科内单病种病病例信息,并于完成相应单病种病例的所有诊疗活动以后的十日内。三、信息科每月初对上月各专科单病种信息报送工作量及填报质量进行检查、核对与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对各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主任目标考核责任挂钩。四、考核标准:1、单病种信息填报员。必须按时逐份进行单病种信息报送,每合格填报一份病例,医院将给予个人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奖励;若发现漏报或填报不全,则医院将给予科室每例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处罚,考核严格参照信息科每月汇总结果进行。2、信息科。必须每月对专科单病种信息填报员报送病例进行检查,对发现其漏报或填报不全,医院将给予统计室工作人员每例人民币十元的经济奖励。如医务处在抽查中发现统计人员未核对出漏报或错误填报的病例,每例扣罚责任人十元。3、科主任。每月对医务处反馈的未报、漏报、错报情况作出书面整改及反馈意见;每年医务处根据科主任考核周期内单病种信息报送情况,每漏报、错报一例扣除科主任考核责任分0.5分。二0一三年九月五日第二篇:单病种相关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第1页共8页1、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2、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负责。3、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指导下,由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具体实施。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6、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7、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8、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月汇总分析,上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9、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10、奖罚医院将单病种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钩。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指标监测范围管理第2页共8页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监测管理制度与程序(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