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十项制度一日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本月年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要求作到:一、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二、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时。三、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12小时半。四、作息时间表:7:30-8:20晨间接待(早餐)8:20-8:50晨检8:50-9:20晨操9:20-9:30生活活动(入厕)9:30-9:55学习活动9:55-10:25游戏活动角落活动生活活动10:25-10:40生活活动(入厕)10:40-11:10学习活动11:10-11:30餐前活动(盥洗)11:30-12:10午餐12:10-12:30餐后活动12:30-2:30午睡时间2:30-3:00生活活动(梳洗午点)3:00-3:25学习活动3:25-3:50游戏活动3:50-4:20离园准备4:20-5:00离园晨午检制度为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园内有咳嗽、发热、流感症状的患者,我园特制定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时间:各班教师在每天上午8:30与下午3:00之前完成幼儿的晨午检,同时填写《晨午检登记表》和《幼儿缺勤排查登记表》。二、负责晨午检人员应是幼儿园的各班教师。三、晨午检的地点。幼儿所在班级。四、晨午检查看内容:1、一问:问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2、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3、三摸。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4、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五、根据询问和查看的情况,若有身体发热的幼儿,经体温测试确定后,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手上出现疱疹等,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通知家长,劝其马上到医院诊治,并在家中治疗。六、经检查身体无异常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各班带班教师应立即对幼儿进行第二次检查,再次向幼儿询问晨午检内容,并做细致的查看,晨午检询问、检查内容同上。如再有身体发热的幼儿,应带患儿到观察室进行诊断,经体温计测试正常,方可继续上课;如幼儿体温不正常,应主动联系家长,劝其送医院诊治。第二次检查应在幼儿入班后半小时后进行。七、班级老师和保育员要经常指导和检查幼儿的洗手方法。八、对有病患儿的班级、患儿摸过的玩具等要彻底消毒,开窗通风。九、对第一、二次晨午检确诊发热劝其离园的幼儿,要做好记录,与患儿家长保持联系,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患儿康复返园时,须携正规医院证明,经卫生保健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园进班上课。膳食管理制度一、儿童营养管理要求: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2、制定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帐目。3、成人与儿童的伙食帐及物品严格分开。4、每天各班统计出勤,报告厨房,以便按量做饭,做到少剩饭,不浪费。5、准时开饭,两餐间隔不少于三小时半。6、伙食费专款专用,计划开支,出入库帐目清楚,每月结算,全年伙食费盈亏不超过2%。7、每两周换一次食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8、食谱要科学:(1)注意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豆制食品。(2)午、晚两餐都要有菜,要按食谱做饭,买不到所定食品可以用同类食物代替,并要在食谱上更改。(3)注意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少吃油炸和甜食。二、饮食卫生:1、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做体格检查,以后每年体检一次,炊事员要勤洗头、常换衣、常剪指甲,不佩带手镯和戒指。上班前、入厕所后要用肥皂洗手,入厕前脱掉工作服,工作服要保持干净。操作时不吸烟。2、厨房要清洁卫生,有通风及防蝇设备,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3、食具每餐用后洗净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县卫生监督所的要求。4、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的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水果要先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