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篇一: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2013年10月5日,们怀着对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仰慕和思念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我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由于作为党员,我第一次参加如此的集体活动,而且又是前往我向往已久的地点西柏坡。通过3个半小时的旅途,我们到达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村西柏坡,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住所、理解了他们的衣食住行、重温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学习了两个务必的精神,寻找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理解中国革命三大战役全面成功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次西柏坡之行,我的精神有了极大的升华。这次我们的行程是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后我感受颇多,尤其是进展了党的再教育后,我都党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同时加强了我的党性。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原址里,展现给我的是院落中的石碾、斑驳的木椅,俭朴的农家院,展示了开国领袖的高风亮节的生活作风。“最后一碗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在西柏坡传唱了五十多年的民谣感动地令我热泪盈眶。在这里,毛主席所做的“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平列”的六条规定高高悬挂,他提出的“两个务必”即答复了共产党人应怎么样经受革命成功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也涵盖了对共产党人理想、主旨、奋斗目的和作风风范等时代要求。这确实是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辛。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接着地保持谦虚、慎重、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接着地保持艰辛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判和自我批判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明白的东西。我们不但擅长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擅长建立一个新世界。”在历史的今天,按照这种精神要求审视本人,我觉得最主要的要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革命事业的锲而不舍。我应该用西柏坡精神不断鼓励本人。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而,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辛奋斗。两个务必在今天对我们个人的开展和社会主义的建立有着新的指导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篇二: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体会2010年5月7日,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原址前,我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辛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是何等的不易。坐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耳边响起了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可能有如此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制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辛。??务必使同志们接着地保持谦虚慎重、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接着地保持艰辛奋斗的作风。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严重的意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在中国革命的严重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成功的前夜。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马上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成功的历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