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看过许多民国时期的文人论战,地说,鲁迅跟林语堂斗嘴,比鲁迅跟叶灵凤斗嘴,好看多了。鲁迅讥讽叶灵凤,似乎有点,缺少可观赏性。鲁迅跟林语堂唇枪舌剑,这才是,我看得。A.坦诚以强凌弱半斤八两津津有味B.坦率以强凌弱棋逢对手津津有味C.坦率弱肉强食半斤八两津津乐道D.坦诚弱肉强食棋逢对手津津乐道答案B解析坦率:直率。坦诚:坦率诚恳。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泛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棋逢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2.下列成语均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不可以归为一类的一组是(3分)()A.乐不思蜀指鹿为马闻鸡起舞望梅止渴B.巧舌如簧滥竽充数鸣锣开道钟鸣鼎食C.黄发垂髫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春秋鼎盛D.笔走龙蛇飞沙走石力透纸背败笔成丘答案D解析A项“乐不思蜀”说的是蜀后主刘禅,“指鹿为马”说的是秦朝的赵高,“闻鸡起舞”说的是东晋时期的祖逖,“望梅止渴”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该组词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B项“簧”“竽”“锣”“钟”均为乐器名,该组词语都与乐器有关。C项“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春秋鼎盛”指正当壮年,其中“春秋”是“年龄”的意思。该组词语都与年龄有关。D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败笔成丘”指用坏的笔堆得像小山岳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这几个词语都与书法有关。而“飞沙走石”形容风很大,与书法无关。3.下列对联中,与屈原相关的一组是(3分)()①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②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③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④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联中,与屈原相关的一组是”,然后回顾屈原的有关知识,如字、号、事迹、精神等,再结合对联内容进行辨析。①③都与屈原有关,①“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天问”“九章”“离骚”都是屈原的作品。③“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楚”是屈原的国家,“爱国忠君”是屈原的精神。②“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由“集群圣之大成”和“立万世之师表”可知说的是孔子;④“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由“花径”“群鸥”可知是杜甫,“花径”化用杜甫《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一句,而“群鸥”则化用“但见群鸥日日来”一句。故选A。4.使用“题辞”,必须考量相应的社交场合。如①,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②,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③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上文①②③中,依序填入最为得体的一项是(3分)()A.五世其昌齿德俱尊启迪有方B.宜尔室家椿萱并茂杏林春暖C.珠联璧合福寿全归英才渊薮D.琴瑟重调松鹤延龄时雨春风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相关成语的意思基础上进行。回答问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可以使用排除法。本题①处,“五世其昌”“宜尔室家”“珠联璧合”皆是贺人新婚;“琴瑟重调”指夫妻复婚,不适合新婚的语境,排除D项。②处,“齿德俱尊”“松鹤延龄”贺男寿;“椿萱并茂”贺双寿;“福寿全归”是对年高而有福者死亡的题辞。排除C项。③处,“启迪有方”“英才渊薮”“时雨春风”是贺校庆;“杏林春暖”称颂医生的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