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简报第9期集团办公室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编者按:为了激励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党员青春,集团党总支于2007年5月分两批组织党员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和地道战的原型地冉庄,瞻仰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先辈的教诲,接受革命传统精神的教育。虽然这次党日活动路途较远,光是一个单程就需八九个小时,又是利用双休的日子,但所有去过的同志都有深受教育和鼓舞之感慨,毫无旅途劳累之怨言。不少同志觉得不虚此行,并饱含激情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为了使这次活动留下痕迹和记忆,我们现将四个党总支部写的活动总结以及遴选四位党员的心得体会,合编成二期专辑,以供全体党员阅评,也期作为集团党组织纪念“七一”献的一份薄礼!走进西柏坡接受党史教育第一党支部在初夏的5月,后勤集团第一支部党员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了60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了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里,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掀起了时代的波澜、中国革命在这片沉寂的土地上卷起了滚滚热浪,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剧: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是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响亮地向全党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告诫,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使得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在中国历史年轮上雕刻出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在这里我们听到了——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展馆里那些珍贵的文字和资料仿佛无不发出革命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在这里我们领悟了――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它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它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意义。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这是被毛泽东称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已是满山翠绿,村里村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