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连续梁悬臂浇注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新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桥地平面图(二)》《新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总布置图(二)》《新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第一册23#-26#墩台基础》《新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68.2+136+68.2)m连续刚构梁部》《桥涵》(公路施工手册)涪江现场调查情况。二、工程概况新穿井坝涪江三线特大桥于合川市渭沱镇穿井坝村横跨涪江。桥中心里程:DK888+008.9,全长1034.75m。该桥位于既有遂渝线左侧,与既有线线间距30m。全桥孔跨布置:23*32+(68+136+68),0#-23#墩设计为32m简支梁,23#-26#墩位处涪江河道,上部结构设计为(68+136+68)m现浇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本桥连续梁相关部位尺寸如下:边跨及中跨直线段梁高5.4m,中墩处梁高10.2m,连续梁顶宽16.46m,底宽11m。24#、25#墩顶0号块段落各长13m,砼方量975.58m3,其余每段悬臂浇注连续梁划分为17段,其中1-5段各段长3m长,6-10段各段长3.5m,11-16段各段长4m。边跨17段长6m,为合龙段;中1跨17段长4m,18段为合龙段。三、主桥箱梁悬浇施工工艺箱梁悬浇的总体施工流程见附图-梁部施工顺序及结构体系转换示意图。具体各工序施工工艺如下:3.1挂篮悬灌施工工艺流程挂篮施工的原理是:主梁系带外滑梁移动至已成梁段上并完成锚固→底模及外侧模整体沿外滑梁移动就位后固定并调整好立模标高→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及相应预应力筋安装→内芯模支设→顶板钢筋绑扎及相应预应力筋安装→梁段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养护至强度和弹模均达到设计值的100%,且龄期达到7天以上→腹、底板预应力筋张拉、压浆→挂篮再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段的施工如此循环,直至所有的梁段悬灌完成。挂篮构造及特点为:挂篮由主梁系、走行及锚固装置、底模、外侧模、内芯模、前吊装置、后吊装置等组成;本桥连续梁(68m+136m+68m)采用菱形主梁,菱形主梁均具有结构稳定,受力明确,受力后变形小的特点,挂篮的总重量与梁段重量之比可以控制在0.35左右。桩基、承台及墩柱施工→0#段支架体系安装→浇筑0#段→0#段件脱模→张拉预应力筋并压浆、使梁、墩固结→在0#段上安装挂篮→对称逐段悬浇块件,张拉相应腹板、顶板和竖向预应力筋→在边跨墩设置托架→依次进行边跨、中跨合拢→拆除所有临时约束。3.20#段施工箱梁0#段处于墩梁结合部位,受力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端面与待交段密切相连,采用一次浇筑工艺,混凝土方量975.58m3,采用二次浇筑工艺,第一次浇注高度2.4m,到过人洞底,第二次浇注剩余部分。3.2.10#段施工程序预埋托架→安装底、侧钢梁→支设底板及部分堵头模板→平台试压→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绑扎底板、横隔梁和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支设内芯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纵向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2→浇筑混凝土→养生→内模外模拆除→预应力张拉、压浆→拆除底模。挂篮悬灌施工工艺框图见下:3墩身竣工、中线测设安装支架现浇0#段挂篮制造、试验挂篮安装、调试、就位1#段钢筋安装、混凝土灌注、养护、张拉测量观测点高程挂篮前移就位梁段悬灌循环施工加设劲性支撑边跨合龙段施工测量高程、设配重4加设劲性支撑中跨合龙段施工测量高程、设配重完成其他工作53.2.20#段施工支撑体系由于25#墩墩身高33.5m、24#墩墩身高达40米,加上汛期水位较高,不宜用支架,采用预埋托架的施工方法(详见托架施工图及托架施工方案设计)。支架搭好以后要先用现场钢构件和钢筋预压,预压的重量等于0#块相应部分恒载重量及施工活载总和的1.2倍。施工时,需按照实际荷载进行详细的受力和变形计算,做出现浇托架的施工图设计,报请监理批准后实施。3.2.3模板系统底模板安装:底模板采用5mm钢模板,用外侧模板包底模板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中注意底模板平台标高和梁底线性。内箱模板安装:内箱模板采用组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