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分析人口与经济陈再华1997.05本文就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结合我国政府对人寿保险的政策以及目前我国人寿市场的状况,客观分析我国的人寿市场潜力,并提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建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参加人寿保险,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参加人寿保险。世界上如印度、巴西等人口众多的国家,参加人寿保险的比例并不高。同样,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方面的保障,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寿保险市场肯定是无序而难以发展的。一、人口结构分析统计显示①,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23%,而60岁②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1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3%,与10%的老龄型社会临界点只差一步之遥。京、津、沪、浙、川等省市已越过这个临界点,率先步入老龄型的社会。按照老年人口平均3.2%的速度增加,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1.3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5%,跨入老龄型的国家行列,人口总负担系数将超过50%,而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增至3.74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4.48%,也就意味着,那时中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人口的老龄化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来的中国谁来养老。一方面,人口的庞大基数决定了中国将经历世界人口史上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增长,而生育率的急剧下降和死亡率的降低加快了人口老龄型到来的时间和速度。据统计占世界五分之一、亚洲二分之一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在中国。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型社会的到来,是与实现工业现代化同步的,我国则是人口老龄型率先于工业现代化而实现的,养老的迫切性可见一斑,我国的养老问题突出,必须通过人寿保险来解决。现在我国国营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仍靠国有经济。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解决养老问题应是多层次的,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及早解决养老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人寿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人口的老龄化、社会承担养老问题的巨大压力,客观上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人寿保险业。据一项权威的统计调查表明③,目前我国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疗、住房和物价,而医疗保障的问题已经排在第一位,我国12亿多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客观上也需要人寿保险来解决。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我国目前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现在城市95%以上有15岁以下子女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少儿人寿保险备受青睐。目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开办的“少儿终身幸福平安保险”特别受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国目前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数已超过3亿,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寿险市场人寿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越发达,居民存款的余额越大,其人寿保险市场也就越大,人寿保险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目前,人寿保险保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本为10.1%、韩国为9.1%、美国为3.63%、印度为1.29%,我国仅为0.31%,在世界排名第62位(详见表1)。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我国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人寿保险严重滞后,这也说明我国的人寿保险市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从我国居民家庭微观经济的角度看,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210.6亿元人民币,人均21.88元,到1985年存款余额为1622.6亿元,人均153.9元,1990年分别为7034.2亿元和615.24元,1993年为15203.5亿元和1282.81元,1994年为21580.8亿元和1795.48元。可见我国居民每年的存款余额至少以30%的速度递增。居民手中的剩余资金越来越多,从家庭经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居民投保人寿保险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只要对人寿保险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