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4页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8-236-2006)(3)《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J1818-84)(7)《钢筋机械接头施工验收规范》JGJ107-2003(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浇圆钢筋》(GB13013-9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11)《天津市地下铁道深基坑施工技术规程》(DB29-143-2005)(1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59-99)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风井主体结构为双层双跨矩形框架结构,负一层层高为5m,负二层层高为8.3m,结构总高为15.9m,总宽为23.2m。疏散通道主体为单层单跨框架结构,标准段结构净高为3m,净宽为2.4m;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连墙,沿着基坑深度方向布置四道钢第2页共54页第1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4页管支撑φ609×16,疏散通道为两道钢支撑φ609×14。风井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即开挖至坑底后顺作风井底、中、顶板及侧墙和其他结构。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即地面最大沉降量≤0.2%H,≤30mm且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3%H,且≤50mm。(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风井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分类为乙类。防水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顶板、边墙、底板以及顶纵梁为C35防水钢筋混凝土(盾构吊装孔采用C35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中板及中纵梁为C35钢筋混凝土(盾构吊装孔采用C35微膨胀混凝土);柱及梁节点处为C50混凝土。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并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施工方法、结构形式、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确定有效、可靠地防水方案做到万无一失。图2-1主体结构标准断面图2.2工程地质经勘察揭露,本工程风井地基土在110.00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第3页共54页第2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4页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砂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相沉积Q43al)、第Ⅰ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2m)、第Ⅱ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第Ⅲ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mc)、第Ⅳ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al)、第Ⅲ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Q3bm)、第Ⅴ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一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al)、第Ⅳ海相层(第四系中更新统上组滨海三角洲相沉积Q22mc)、第Ⅵ陆相层(第四系中更新统中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22al)。勘察成果表明,拟建区间地基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第Ⅱ海相层缺失。浅部填土局部厚度较大,最厚处约3.2m。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分布不连续,厚度不均匀,最厚处达4.7m。浅部分布4t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透镜体,且局部分布5粉土层,土质不均匀。自下而上分布多层承压含水层,⑧2为第一层承压水;2为第二层承压水;(11)2、(11)4、(12)2、(13)1夹和(13)2为第三层承压水;(14)2为第四层承压水。2.3水文地质场地埋深110m以上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层和承压水两种类型。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全新统中组海相层(Q42m)层及其以上土层,主要由2、4粉质粘土及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