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之观后感摘要。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先生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尊敬的字。关键词: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领土台湾香港澳门以前的印象中邓爷爷是一个身材矮小,但对祖国有着深远持久影响的伟人,那时对他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有着丰功伟绩。可是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那矮小的身躯下,藏着那么一股伟大的力量。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在中国大地掀起的纪念热潮中,邓小平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巨大贡献不断为人们所缅怀和颂扬。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虽然未能目睹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的蓬勃发展情况,但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代表的国家统一理论,依然是推动中国统一大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两岸关系严峻形势下、在香港遭遇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的理论与精神激励着海内外中国人继承他的遗志,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始终是国家统一的坚定捍卫者、人民意志的代表者。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邓小平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原则性。1982年9月,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邓小平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没有别的选择。'面对在祖国统一大业中面第1页共13页临的各种干扰和斗争,邓小平立场坚定、洞若观火,常有斩钉截铁、一字千钧的决断。1984年5月25日,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后专门指出,中国收回香港后,有权在香港驻军。他说,在香港驻军,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的领土。'邓小平深知维护祖国统一是全民族的意志和愿望。1986年9月2日他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说:‘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他还指出,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一百几十年的愿望,一个半世纪了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不是哪个党哪个派,而是整个民族的愿望。在邓小平内心深处,国家统一是民族实现振兴的必由之路,1990年9月15日,他在会见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董事长郭鹤年时说:‘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没能够亲眼看到香港、澳门的回归,是邓小平的遗憾,但由他开创的‘一国两制'方针,不但促成港澳顺利回归、平稳过渡,而且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语而为百世师'——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不仅为中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而且成为国际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深深地萦绕在邓小平的脑海中,他时时擘画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宏图。深思熟虑后,他对祖国统一问题得出了一个令世界为之赞叹的结论。他一语千钧地指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核心与本质进行了精辟的诠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这一结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的结晶,是邓小平对于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的解读和积极实践。第2页共13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