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真正的教育者《爱心与教育》一书由李镇西所著,是一本关于教育类书籍,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教育是一件很严谨的事,这事关国家人才的教育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好。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从未敢亵渎过教育的神圣,并始终将它视为一种高尚的存在。我的整个中学时期都对老师充满着无比的敬佩之情,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对老师的溢美之词,更不是矫情,而是我这颗种子在老师的爱心与汗水的悉心浇灌下开出了花儿来。我最终选择师范类的专业也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我除接触课本外,几乎未曾主动涉猎教育学类书籍,今日恰逢教育学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便得已真正地来读一读与这高尚的存在相关的书籍。该读什么呢。由于我对这类书籍了解甚少,只觉得龙应台的《目送》及《孩子你慢慢来》很有教育意味,可以择以阅读,但我却又明白这些还不能完全归类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类书籍,于是准备另寻几本。在打开百度搜索之前,我的脑海里又忽然闪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刻意练习》等书名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见过,我母校高中的(张)校长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购置的书籍并推荐我们进行阅读,于是我有这个印象。搜索过后,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学类书籍,我仍然未决定好要阅读哪本。索性去问一下张校长吧,我心想。于是在微信里询问了他的建议,他向我推荐了《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认知天性》这三本当下最火的书,并称这三本书会改变你的认知,所以我很期待阅读。(由于对这三本书我没有快捷获取的途径,所以准备假期阅读)一个多星期以前,也同样是通过朋友圈,我得知《做最好的老师》的作者、中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来到我的家乡讲学,虽未能到场聆听,却也很是激动,我便再次搜索了李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一书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这个标题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拥有想要立刻翻开这本书阅读的冲动,我似乎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第1页共5页《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其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这是对这本书的总体简介。也有人称此书是真正的例证式教育,是的,书中不胜枚举的真实案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李镇西老师倾付真心、施与爱心的体现。我不知道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但于我而言,相较于长篇大论的理论叙述,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的事例描写。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更易于走进文字的背后,当它被赋予了教育的意义,便高于生活。我从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阅读资源,于是闲暇时便一页页的阅读着,像一棵幼苗一点一点地汲取着地下的水源,又像一枝花朵一点一点地吸收着灿烂的阳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爱心与教育》的引言部分从素质教育谈起,李镇西老师在素质教育一词还未被正式提出时便有了这样的理念:仅仅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应试教育必将为时代所抛弃,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有独特心灵世界、有充分主体意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和考试机器......这些理念可以说超越了那个年代,却又显示出无比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但在为师之初,他也曾有过打学生的错误行为,事后他进行了自我教育和反思,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寻求理论帮助。这时,他接触到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也成了他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也从中受到了众多启迪。按照李老师自己的描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他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后来素质教育的提出,一下子照亮了李镇西老师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潜在而朦胧的思想萌芽,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民主的教育便是要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和同志;科学的教育是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个性的教育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第2页共5页特性及其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李老师看来,民主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