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_1VIP免费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_1_第1页
1/18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_1_第2页
2/18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_1_第3页
3/18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浅谈中苏之关系读《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有感1949年的中国,一个幼小的、百废待兴的国家,在国际的舞台上基本没有它的政治地位,但是,一切又是那么的特殊,这样的一个国家却成为了世界外交关系博弈场上的一个棋子,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棋子。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20世纪前期到20世纪中后期通过两国执政党之间的发展联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使得苏联、苏维埃这个词已经在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和大片的中国土地上被广为传播,人们普遍向往所谓苏联的那种幸福美好的生活。其实不只是向往,在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先后组织大批的优秀无产阶级分子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对于共产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最初均是来源于苏联这样一个具有样板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太平天国运动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找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曾在世界政治大变革中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政治道路。虽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依然不能摆脱向别人学习,而且是不加思考的学习。这突出表现在建国初期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中苏关系历经四十余年风雨历程,有蜜月,有敌对,有缓和。正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苏关系这样的起起伏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中国的政治局势、苏联的利益所在导致了双方蜜月期的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一个由资产阶级构成的中华民国政府土崩瓦解,虽然国民党丧失了在大陆的所有政治领土,目前的执政党对于大陆领土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大一统思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坐视在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岛上存在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政第1页共18页府。从攻击金门和其它若干岛屿战争等事件可以看出,中共是决心在必要的时候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从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来看,最佳的时间即是在1950年前后,但是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打破了中共先前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美国与台湾的历史交好引起了中共的强烈危机感。由于二战的战火没有烧到这个美洲大陆上,美国在二战时期创造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在这期间,美国从世界列强中脱颖而出。虽说,共和国在朝鲜战场上战胜了这个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打出了国威。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面对美国实实在在的经济军事文化威胁,年轻的共和国急需要一个强大靠山的支持。这个强大的靠山即是离我们最近的这个老大哥。苏联虽然是我们称之为的“老大哥”,但是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使说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但是却也是同新中国一样,经历了国内和国外的多场战争。同新中国面临的同样的一个问题是急需要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基础。人在经历过痛苦之后总是会刻意的避免痛苦,苏联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愿意再经历一场战争,但是目前的现实是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战争的危险时时刻刻的存在。美国在关岛、台湾、韩国军事力量的存在使苏联认识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苏联来说,急需要一个大陆性国家对自己进行背后的战略防御,以维护自己远东地区的战略安全,而这个国家最好的就是蒙古和中国。因此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交好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治局势和苏联的自身利益决定的。二是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差异,双方对于社会主义、国际局势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违背斯大林意愿取得的。而斯大林则认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是“麦淇淋式的共产主义1”,并且怀疑毛泽东是第二个“铁托2”。中国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资本经济比重不及全部经济比重的5%。苏联领导人一直企图用苏联式的革命指导中国的革命。但是中共从第2页共18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曲折进程中认识到了“照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_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