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卢荼021110212第一篇:读后感卢荼021110212《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021110212卢荼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由于一直对邓小平很尊敬所以利用课余时间,看了毛毛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了解他的人生事迹。其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在文革时期的岁月。我们都知道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自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会大难临头。在这时期,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XX省XX县区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在这里邓小平真切地看到了真理与谬误的鲜明对照,清楚地看到了以前所没有看清楚的许多问题,开始熟悉到必须解除禁锢、彻底地解放思想,开始思考如何去开创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有了这样痛切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思考,中国和中国人民才能够走上全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书中写到邓小平在江西被监管劳动期间,给毛主席、汪东兴一共写了9封信,保持同党中央的联系,谈家事,作政治表态,并强调希望出来工作的意愿。林彪事件发生后,邓小平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对促成他的复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信中谈到了自己对林彪的一些看法,揭发并批判了林彪在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和阴谋伎俩。同时,还有力地揭露了林彪假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之名,行“打着红旗反红旗”,准备夺权之实的反动本质、、、、、、他向毛泽东表示感谢,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而,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时代的“潮流”。“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原则。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事迹,正是他而体现追求真理,乐观精第1页共10页神的体现。其中让我深有所感,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怎样做人,非凡是为政者,亦即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应该怎样修身养性,怎样富国安民,是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从无数成功者、失败者的人生轨迹中探赜索隐的热门话题。而邓小平的一生,非凡是在文革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正是一位被人民所认可的优秀执政者所应当具有的。邓小平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位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优秀领导人,面对“文革”这样的逆境与险境,他从容镇定、坚韧不拔,耐心地等待时机复出。假如没有他,没有了他的文革经历,中国的历史进程将会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踌躇前进,就没有现如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腾飞。我们要应该学习邓小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实事求是。遇到挫折要乐观开朗。坚定自己的信念。第二篇:卢坚《雷锋》读后感《雷锋》读后感学生:苏柏伟性别:男年龄:10岁学校: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班级:三(3)班三月是雷锋月,趁着这股热情,我把《雷锋》这本书看完了,《雷锋》主要讲述的是雷锋的童年生活,作者想通过侧面烘托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雷锋的伟大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中我读到的这一篇,是我最喜欢的,它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文章——烈火中唤醒15条生命。文章主要讲:一名叫夏娟的高中女孩,在发现小区着火之后,不是独自逃离火场,光想着自己,而是跑去通知左邻右舍,先让大家安全撤离。仅读到此,我就感受到了夏娟在危难面前为他人着想,不自私,不光想着自己的安全的好品德;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小明与夏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可他光想着自己,上天被他激怒了,火势越来越大,他最终也没能逃出火场。如果他能像夏娟那样,为别人着想,那他也能顺利逃出火场的。她那竭斯底里的呼唤声中,使15条生命脱离火海,与死神擦肩而过。好心就有好报,夏娟也安全撤离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第2页共10页自己,生活中许许多多真实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如见义勇为,携手救人的曾庆香和刘薇……我们要永远记住高尔基的那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叔叔,只要我们懂得关爱,懂得帮助别人,那么我们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