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一、教学目标1.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2.举例说明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的生产原理和意义。3.举例说明生物技术疫苗的生产原理和意义。4.进一步体验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及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的生产原理和意义。生物技术疫苗的生产原理和意义。2.教学难点细胞工程药物的生产原理。三、教学策略本节的内容──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对学生而言,由于初中和高中必修课中学习过有关基因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又大都注射过疫苗,所以对这部分内容既陌生又熟悉。另外,本节教材是按照“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方式编写的,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可抓住这两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熟悉的实例开始,在探究中一步步完成本节的学习。具体的教学策略可参考以下提示。1.从社会中来──从学生熟悉的SARS入手,引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讨论和学习兴趣对于SARS,学生们一定记忆犹新,所以,本节课如果用教材中所述的SARS疫苗的问题引入,一定会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讨论也会进行得既热烈又充分,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2.运用“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生物技术药物的教学,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教材中关于生物技术药物内容的呈现,是在叙述完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后,以“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方式,重点介绍了基因工程药物和细胞工程药物。在实际教学中,可先向学生讲解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再用教材中的“现实中的问题”──胰岛素的生产,让学生展开讨论,由此引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药物的学习。因为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基因工程的知识,所以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的原理和过程可让学生回答,而教师的作用是重在让学生理解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的意义及优越性。然后再用教材中的“现实中的问题”──野生动植物药物的生产困境,让学生展开讨论,由此引入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来生产药物的学习。不过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几乎是全新的,所以应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在讲解原理和过程的同时,应注意突出利用细胞工程生产药物的意义。3.生物技术疫苗的教学也需运用“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教学模式,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并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每个学生都注射过疫苗,但有关疫苗的生产方法,学生却很陌生。所以,教师在进行此内容的教学时,虽然还需采用“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模式,但可以讲解为主,讲解中不仅要注意把生物技术疫苗是如何生产的,以及与传统疫苗相比较的优越性和核酸疫苗的特性讲清楚,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4.到社会中去──精选两个活动:关注和分析生物制药企业的股票价格走势和完成《生物技术药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报道,以突出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活动都超越了生物技术本身的范畴,突出了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而言,既很新颖又很有意义,所以让学生尝试一下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任选一个完成。如果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即使报告或报道本身的水平不高,也有积极意义。四、答案与提示(一)思考与探究1.为什么说生物技术制药是高投入、高收益,同时又是高风险的行业?提示:一个成功的新药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以及形成医药商品,一般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投入资金约20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是只有投入,而无回报。一旦开发成功,形成市场,市场寿命一般可达10~30年,获得的利润可以达到成百上千亿元。但是一旦开发失败,将是血本无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前的药理、毒理、药物代谢实验鉴定不过关;或是临床实验失败,例如,药效不理想,毒副作用大,药物稳定性差;等等。只要有一种不足,都可能导致失败。在药物开发前期失败的损失还比较小,最惨重的是通过了全部的检查、鉴定、审批,但在临床上应用后发现了问题、不得不停止生产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