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试题(含解析)第1卷(选择题)手机定位信息大数据可用于研究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及变化,下图为北京市部分街道(乡)的常住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入户调查方式相比,利用手机定位信息进行人口调查A.获取数据的成本高B.汇总数据的速度慢C.所得数据时效性强D.收集数据的难度大2.据图推测,图中各区域中新增住房需求最大的是A.甲街道B.乙街道C.丙街道D.丁街道3.甲街道人口增长速度比丙街道慢的原因是其A.面积大,人口合理容量大B.基础设施完善,住宅价格高C.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D.距市中心近,交通通达度好【答案】1.C2.D3.B【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察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运用等相关知识【1题详解】与传统的入户调查相比,利用手机定位信息进行人口调查速度快,所获得的数据时效性强,C选项正确,选项B错误;传统入户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获取数据成本更高,A选项错误;传统入户调查受到各种因素(如人户分离,户主拒绝普查等)的影响,收集数据的难度更大,D选项错误。【2题详解】新增住房需求主要观察图中各街道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丁街道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故2新增住房需求量最大,D正确,ABC错误。【3题详解】由图中可以看出,甲街道位于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丙街道位于五环路以外,相对于丙街道来说,甲街道基础设施完善,住宅价格高,因此常住人口较少,且增长速度缓慢,B正确;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与面积大小关系不大,且甲靠近市中心,土地资源紧张,A错误;甲地距离市中心更近,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但设问的问题是甲地常住人口的增速为何较丙地慢,即为何人们在甲处买房定居的增速较慢,主要原因还是甲地由于区位优势明显,主要为商业区,且甲处的住房价格太高,丙地住房价格相对较低导致,CD错误。【点睛】地租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地租较高,往往是商业区的集中分布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时间段,A.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B.印度农村人口随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减少C.中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印度D.两国城镇人口数量之差呈现扩大的趋势5.城镇化对两国产生的影响有①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农业总产值下降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④就业压力提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4.D5.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察城市化的相关知识3【4题详解】由图可知从1961年到1971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所下降,A错误;农村人口数=总人口数×(1-城镇化率),由图可以计算出1951年和2015年印度农村人口分别约为3.28亿和8.28亿,所以印度农村人口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减少,B错误;城镇化的速度主要看城镇化率曲线的斜率(曲线的坡度),由图可知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并非一直高于印度,C错误;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城镇化率,图中时间段内,中国和印度总人口数之差呈减小趋势,但城镇化率之差呈增大趋势,所以两国城镇人口数量之差呈现扩大的趋势,D正确。【5题详解】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①正确;城镇化导致农田土地面积减少,但农业的总产值不一定下降(如科技水平的提高导致单产提高),②错误;农田减少,城市建设土地增多,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③正确;就业机会增多,就业压力减少,④错误,所以A正确。下图为1980-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1980-2010年期间,我国A.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东移速度快于北移B.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约150千米C.季风气候区的水稻产量高于非季风区D.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南方地区7.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位于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两广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48.造成图示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有A.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B.川、渝山区响应环保,推进退耕还林C.黑、吉调整耕作制度,增加水稻熟制D.闽、粤市场广阔,扩大水稻种植规模9.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水稻生产A.精耕细作,单位面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