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分类单位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生物的分类等级以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重、难点)②、尝试鉴别生物。(重、难点)2.能力目标①、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通过对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②、利用生物分类知识,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体验生活中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归纳分类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述生物学的分类方法——界、门、纲、目、科、属、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类的规律: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课前准备:1、精心制作课件2、学生观察生活环境,给身边的生物分类。3、准备好课外实践。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4分钟1、什么是生物的分类?2、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认真思考后独立回答问题。及时巩固复习,进一步强化落实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1、展示对比图片:你能将下列的动物分类吗?仔细观察、对比图片中动物的特点,试图将其分类。识记、了解根据他们的特征和相似的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类别。思考展示目标1分钟引导学生自读目标,了解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自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8分钟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127页“生物分类的等级”部分以及观察图2.4-2猫、狼、萝卜和小麦的分类地位后,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圈中的生物划分为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单位_____最的分类单位_____按要求独立自学思考并回答问题。生物分类的单位和等级1.分类单位(1)由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2)图示:通过自学,知道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是七个等级中、、(2)图示解读①之最:最大的单位是界;最小的单位是种;最基本的单位是种。②特征: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反之,共同特征越少。③亲缘: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亲缘关系越远。④数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反之,生物物种越多。2.分类单位与生物特征之间的关系(1)要点图示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大胆猜想2分钟根据生物的分类怎样鉴别生物?学生分析、交流。(重点解释原因)由学生的大胆猜想,引入学习的下一个阶段自主学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128页上半部分及观察图2.4-3根据哺乳动物检索表,完成下列问题:1、快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及课件展示,独立完成:2、观看图片展示:几种哺乳动物,浏览哺乳动物检索1、结合问题自学教材,提高了学生自学的效率。2、生积极参将生物按照不同等习(二)10分钟哺乳动物检索表1四肢上都有5个指,具有灵活的拇指——灵长目1四肢上没有5个指2四肢上有蹄,没有爪或趾甲3四肢的蹄趾数为偶数————偶蹄目3四肢的蹄趾数为奇数————奇蹄目2四肢上有爪或趾甲,没有蹄4具有长而有力的象鼻————长鼻目4具有能撕咬肉的尖牙————食肉目1、图中的5种哺乳动物分别属于什么目?2、怎样利用检索表鉴别生物?表,思考问题。1、大猩猩属于灵长目,坡鹿属于偶蹄目,斑马属于奇蹄目,狼属于食肉目,大象属于长鼻目。2、利用检索表中特征的描述,对照生物的特征进行鉴别,逐条对照,选择符合的项目,最终将得到该生物的名字,或者知道它属于哪一大类。级的分类单位进行分类。2、通过小结,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结合前面的学习,讨论后完成图示。观看图示,通过查阅检索表,我们可以确定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补充小资料: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