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概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描述、区别有关概念。2、能力目标:(1)学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学习概念的方法。(2)提高文字阅读和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概括。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教学准备:1、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图。2、脑、脊髓和神经元的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2)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3)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最主要的途径。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二、导入新课: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人体的自我调节。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游戏:我说你做(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说出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完成。例如:举起左手、抬起右脚等)同学们为什么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完成这些动作?这与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讨论)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自我调节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完成这一调节任务的是神经系统,下面我们来认识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三、讲授新课:(一)展示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图,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结合课本70页和课文71页,分组讨论三个问题: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器官。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学生:神经系统位于人体的中央部位,包括上部膨隆的脑和下部柱状的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教师:(出示脑的模型)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3、(提问)一个人喝醉酒为什么走路会摇摇晃晃的?------小脑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因为酒精使小脑麻痹了,导致身体平衡力比较差,所以走路就摇摇晃晃了。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不要喝酒,防止酒精中毒。4、学生:神经的形态为丝状,布满全身各处。其中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和皮肤、肌肉里,起到支配身体活动的作用。5、教师:(脊髓的作用)除了头部的信息,其他信息都必须经过脊髓传到大脑。6、教师:谁来尝试说明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学生:脑神经和脊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主要是进行信息的传达,所以它们是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信息处理中心,所以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三)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略)导入: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接下来认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四)神经元:展示神经元模型,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结合课本71页,思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功能是什么?1、神经元的构成学生: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是代谢中心,突起传递信息。提问:再看看神经元的突起有什么特点?(回答:略)教师: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几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在突起中,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分布全身各处。2、神经元的功能学生: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教师:对,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我们把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讲述:(冲动传导的过程)在神经元内,树突的刺激传到胞体,再从胞体传到轴突,通过轴突传到轴突末梢。这些冲动的传导都是单向的。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它传送信息的形式,是一种生物电现象。教师:包绕在轴突外的髓鞘有什么作用?------与电线相联系,绝缘功能3、神经元的分布讲述:既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下神经元是怎样构成神经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