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2.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1.生命观念:各类微生物都能适应其生活环境。2.科学思维: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配制选择培养基。3.科学探究:讨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方法。一、选择培养基1.水生栖热菌的筛选:水生栖热菌能在70~80℃的高温条件下生存,而绝大多数微生物在此条件下不能生存。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1.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该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产生NH3,以此作为细菌生长的氮源。要将土壤稀释液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基的配方设计思路是培养基中除含有细菌必需的碳源、水、无机盐外,只含有尿素一种氮源。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庞大,要想得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纯培养物,必须要对土样进行充分稀释,然后再将菌液涂布到制备好的选择培养基上,操作过程如下:采集土样→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取0.1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放入30~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d。三、微生物的数量测定1.稀释涂布平板法(1)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2)注意问题: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方法: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2)注意问题: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选择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提示:选择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具有分离、鉴定作用。2.用平板划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菌落数在10~100的平板。(×)提示:微生物计数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为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3.统计菌落数目时,统计的菌落数就是活菌的实际数目。(×)提示: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4.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是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5.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pH降低。(×)提示:尿素分解菌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培养基的pH升高。6.在用涂布器涂布平板时,为了操作方便可完全打开培养皿盖。(×)提示: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不能完全打开皿盖。选择培养基1.目的:从众多的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2.三种筛选方法的特点及举例方法特点举例利用微生物的营养特点进行选择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使某种微生物能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生长利用只含有尿素一种氮源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利用某种化学物质进行的选择培养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利用加入的化学物质对微生物产生的影响,抑制某些微生物,同时选择所需的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利用培养条件进行的选择培养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合作探究:(1)如何从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出固氮微生物?提示:从大豆田土壤取土样,利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可分离出固氮微生物。(2)要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取土样?应配制什么样的培养基?提示:应从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取土样,如树林中多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