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担负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二、教学重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三、教学难点: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五、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宋祖英《爱我中华》引出课题。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从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结论?(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概况)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样,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讲授新课】我国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是不是历来就是这种关系?我们来看看剥削社会时期,民族关系是如何的呢?是什么因素促使改变的?学生讨论用心爱心专心教师归纳:旧中国的民族关系,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到了新中国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导致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教师设问:有人说:“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我国就不存在民族问题了。”你认为呢?结合我们课前发的资料(视频的对白),观看视频(网友制作的关于3.14拉萨暴动的视频)。得出结论: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教师设问:看了视频之后,请思考一下问题。1、“3·14”拉萨暴力事件的实质是什么?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有哪些?具体体现哪里地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对于“藏独”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青年学生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能做什么?学生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第一,“3·14”拉萨暴力事件的实质是“3·14”拉萨暴力事件是由达赖集团策划的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制造分裂、祸害人民的活动。第二,我们结合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来看: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平等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团结互助民族共同繁荣(1)民族平等A、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B、原因: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C、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用心爱心专心(2)民族团结A、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原因: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C、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A、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B、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C、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思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内在联系(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存在民族压迫,当然就不会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也不可能建立在长期存在先进、落后的差距上,经济是基础,如果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民族团结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