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览课标·明重点知要求·培素养(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实践活动,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精神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精神、政治认同1.图示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完整回答吗?提示:不是。这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回答。2.判一判:(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本质上都坚持唯物主义根本方向。(√)(2)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的哲学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剖析: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元气”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剖析:每一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3.连一连: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方法技巧1图示哲学基本问题方法技巧2思维与存在的不同提法普通说法思维存在精神、意识物质在历史观中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主观客观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方法技巧图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温馨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回答。1.以“哲学的基本问题”为议题,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科学精神)2.寻找生活中蕴含哲理的故事、俗语、成语等,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等级]科学精神水平1能够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和理解解决、政治、文化和生态等现象,解释当前的发展理念[经典例题剖析](科学精神)(2013·天津卷,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世界的惊异思维流程发现、观测到→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试题拾遗1.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未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C不当选;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错误。2.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紧扣素养押题]1.(科学精神)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思考,所涉及的哲学问题最有可能是()A.哲学与时代精神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哲学和社会变革的关系D.哲学的基本问题解析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思考,所涉及的哲学问题最有可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适合题意;哲学是对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A不适合题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围绕着世界怎么样展开的,B不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不合题意。答案D2.(科学精神)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