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大全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一英雄精神永不忘传承方式更多样邱少云的崇高形象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11月5日,一位仪态优雅的女士走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台阶上,对一旁的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说。这位女士名为东南清,她的父亲东传钧是原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团长,曾任第15军29师师长、XX省军区副司令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她说,通过形式丰富的展陈,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亲切的邱少云,也更加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观众参观热情愈加高涨,纪念馆今年参观人次预计突破6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近10万人次。王成金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传承邱少云精神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了。150余幅书法佳作歌颂烈士事迹是真烈士,乃大英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书法作品集》一书中,收录了康有为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等一众名家以邱少云事迹为主题创作的杰作。这些作品的原件全部收藏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150余幅。征集书法作品的事,要从1987年说起。王成金说,那一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纪念馆工作。从那年开始,他在铜梁书法家庹纯双的协助下,向国内著名书法家征集作品,以书法形式歌颂邱少云的光辉事迹。信函发出后,有150余幅书法作品陆续寄到纪念馆。书法家们全部是无偿捐赠,以表达对邱少云的崇高敬仰。王成金表示,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该馆计划将作品集中展出,让观众在品味艺术盛宴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邱少云事迹送到市民身边河的对岸出了一个大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儿时,王第1页共5页成金的父亲总会给他讲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出生在XX县区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王成金的家和此地隔河相望。1976年,王成金正在关溅中学读初中,迎来首次参观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机会。那次,他和同学们带着干粮,耗时5个多小时,徒步25公里,来到纪念馆参观。参观的前一晚,王成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王成金在纪念馆担任过门卫、讲解员、副馆长、馆长等职务。1996年成为副馆长后,他谋划着组建巡展小分队,将邱少云烈士的事迹送到全市各区县,以配合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1998年,小分队正式出发了。货车拉着展板、王成金和七八位讲解员,开进了南岸、大渡口、万州等重庆20余个区县。这次巡展历时近5年,接待了30余万学生。看到那么多学生,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王成金回忆,巡展时,一名讲解员一天最多讲解20余场,看着听得入神甚至落泪的学生们,讲解员们的嗓子讲得嘶哑了,但仍充满干劲。巡展这一展览形式,至今仍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市208家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7月起在全市开展了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巡展。其中,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展览已走进红岩魂广场、江北机场、XX县区等地,观众如潮。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安全。1950年10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XX县区(今铜梁区)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邱少云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开赴朝鲜。11月5日,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随部队开赴朝鲜途中,给家人写第2页共5页了一封信: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字字句句流露出他对战争必胜的信心。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敌人见状,在潜伏区上空投放了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王成金说,在邱少云不远处有一条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