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VIP免费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1/5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2/5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3/5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二、学习重点、难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三、学习内容:(一)基础知识梳理(通过阅读课本P65~P69页,独立完成)[问题探讨]1.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n=_________,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应是=_________;X小时后应是=_________。2.细菌种群种量按此速度繁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如果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学形式。2.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问题探讨”中实验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1)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min)的数量,完成下表:时间20406080100120140160180数量(2)若用N表示细菌数量,n表示繁殖产生的细菌代数,则计算细菌种群数量公式:________________。(3)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图(画在右图):二.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类型(一)增长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结合课本两个实例,理解“J”型增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构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建立模型:如果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并且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那么:公式:一年后种群数量N1=____________,曲线:两年后种群数量N2=____________,t年后群数量Nt=_______________。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细菌数量/个时间/min种群数量时间(1)结合课本“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结果,理解“S”型增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构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建立模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画在右图)(3)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种群数量的稳定、波动和下降1.影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自然因素:、食物、、传染病等。(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_____________的,在__________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思考讨论(组内合作讨论共同完成)1.比较数学公式和曲线图两类数学模型的优、缺点?2.在自然界中“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原因是什么?3.“S”型曲线分析:(1)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B点:出生率_____死亡率;C点:出生率_____死亡率C点:出生率_____死亡率。(2)开始时,AB段数量增长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量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D段增长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点达到最大值K值,K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同一种群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4.尝试从环境容纳量角度分析控制鼠害、保护大熊猫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5.尝试画出种群“J”型增长曲线和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曲线图6.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种群数量时间增长速率时间增长速率时间“S”型曲线“J”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