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从容说课“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教材将本节内容编排在必修模块最后一部分讲述,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提高,也是综合应用“代谢、生殖、发育遗传”等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充分体现,同时比较集中地阐述人的自然属性、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的一节内容。本节的“问题探讨”是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生在2003年夏季全球性酷热的现实,这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从而很自然地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教材同样采用了开放式的编写方式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放开思路、充分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两部分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提出了一些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至于第三个问题,教材文字不多,但涉及对我国古代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理解,因此是对学生进行升华教育的较好素材。本节的“科学·技术·社会”,可以说是第一次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引入关注生态伦理道德的问题。这是当前社会学家、人文学家、科学家和环保工作者共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生懂得应当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于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时已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因此采用学案教学比较适宜,教师可以发给学生学习提纲布置学生预习、复习,并联系实际编制好讲课稿,课堂上选1~2位代表讲述。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各方面资料来源较多,比较适宜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利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对各种信息进行汇编整理,写成研究报告。鉴于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学生易于接受,所以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收集、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既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在知识学习中的主观感受。教学重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具准备1.视频1:美国宇航局发现者航天飞机发射及活动资料。2.视频2:从太空拍摄的地球。3.视频3:各种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景象。4.学生阅读资料。5.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和数据,并作报告。三维目标1.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3.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4.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有关2005年7月26日~8月8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发现者航天飞机的部分活动情况)师人类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制造航天飞机,去探索太空呢?生为了人类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究宇宙的奥秘、认识世界的需要;为了获得有关问题的科学资料,比如生命的起源;为了新的资源,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为了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沿着同学的思路,继续播放视频2——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师为什么说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生地球是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大家的,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任何个人或国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地球……推进新课师我们既然有了美丽的家园,为什么还要在太空中寻找?(播放视频3:各种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景象)要求学生完成:(1)归纳现在地球上有哪些具体的环境问题。(2)请同学谈看过视频资料的感受。(3)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据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课外知识,说说它的成因和后果。生(略)师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什么就破坏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需要从生物的多样性谈起。师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