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乐数学大班答案【篇一:前三节课】txt>奇乐数学的第一节课:对课程和孩子来说,第一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引导和进入的是否恰当直接决定幼儿是否会对这个新生事物感兴趣并接受它,第一节课的重点是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奇乐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操作常规,能够认识简单的图标,理解图标的意义,并学会简单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建议:第一节课幼儿不操作操作本活动目的: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图标,理解图标的意义2、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建立活动操作常规3、激发幼儿对奇乐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操作活动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的呼啦圈两个2、∨和○卡片若干3、练习连线和圈圈的练习题若干活动过程一、游戏环节1、热身游戏:“气球变变变”幼儿和老师拉成一个圆圈“变成”气球,听口令做相应变化,如:气球气球变大了,气球气球变小了,气球气球变高了,气球气球变矮了,气球气球破了!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大、小,高、矮的概念。2、游戏:跳圈圈1)准备两个大、小不一的呼啦圈放置于地面2)师: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3)出示○图标,师: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4)老师指不同图标,幼儿做相应动作,如::指大圆圈图标,小朋友就跳到大圆圈内,指小圆圈图标小朋友就跳到小圆圈内。5))出示小蝴蝶,师:小朋友,看看蝴蝶飞到哪了?飞到大(小)图标请小朋友跳到对应的圆圈内,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图标的意义6)出示的图标,让小朋友知道还可以用其它标记来表示大小的不同。∨○7)老师举∨,小朋友快速跑到大圈里,老师举○,小朋友快速跑到小圈里小结:这就是图标,图标可以用不同的记号去表示,可以用小蝴蝶,也可以用∨和○表示,小朋友想想还可以用什么记号表示呢?3、游戏:比高矮1)请两个高矮对比明显的孩子,请小朋友进行高矮对比。2)出示‖图标,老师指高的图标小朋友就跑到高的孩子后面站队,指矮的图标就快‖的图标,孩子自由选择∨和○的卡片,老师指高或矮的孩子小朋友就速跑到矮的孩子后面站队。3)出示∨○将对应的卡片送给他们,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图标二、认识“奇乐数学”出示操作本和操作学具盒,让孩子认识奇乐数学,学习使用操作本的常规:到固定位置拿到自己的操作本→回到自己位置操作(不用等所有人都拿到操作本再操作,养成安静操作不影响他人的好习惯)→给老师批改→放回原位置三、实际操作连一连、圈一圈(对应物体点和点的连线,按要求圈出指定物体),老师给幼儿准备一些连线和圈○的练习题让幼儿实际练习操作。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点和点对应连线和圈指定物体的操作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提前让他们做这些基本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奇乐数学的第二节课: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第二节课的内容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可以增加图标的难度,让孩子知道标记是可以更换的,而且可以让孩子尝试操作,但在操作前老师可以进行集体操作讲解。建议:可以尝试让幼儿操作1-2页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操作,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标的意思2、能按要求尝试操作1-2页的内容3、进一步巩固活动常规活动准备:1、大、小的物品若干2、红、兰颜色的色块标记及蜡笔若干3、图标:大、小高、矮活动过程:一、游戏环节了,飞机飞矮了,飞机降落了,在游戏中让幼儿加深对高矮的理解。2、游戏:比高矮1)先让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前,让其他幼儿进行比较。2)出示图标‖的图标,小朋友自由选择∨和○的卡片,老师指高或矮的孩子小朋∨○友分别快速站到他们的后面。3)再请一个更高的幼儿上前,请幼儿将他们三个进行对比,加深幼儿对最高最矮概念的理解。孩子,小朋友分别将对应的卡片送给他们。3、游戏:填方格1)在方格里分别放上教具或者图片,让幼儿观察他们的位置,然后进行填空游戏。苹果2)让幼儿自己变换水果的位置,在继续玩填空的游戏。二、出示操作本老师提示操作常规三、实际操作1、老师进行集体操作前的范例讲解(注意只是讲范例)。2、幼儿实际操作,提醒幼儿注意常规,注意观察,做到自主、安静地操作,不限制操作时间,先操作完的幼儿可以到活动区自由活动。(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可以完成1-2页的内容)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