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包括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系统主要是对天气的影响,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高考中也经常涉及。二、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知识目标:(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2.能力目标:(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来源:学科网](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对于实际现象的分析。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用心爱心专心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问:什么叫锋面系统?锋面系统有哪几类?问:气旋与反气旋有什么区别?(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来源:Z+xx+k.Com]导入(新课引入)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来源:学科网ZXXK](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1、学习课本P46注解,了解气团概念。2、阅读教材P45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6,探讨:①冷气团、暖气团温度、湿度、气压、密度有何差异?[来源:Z+xx+k.Com]②冷气团、暖气团相遇产生的交界面向哪一侧倾斜?为什么?③锋面附近可能会出现什么天气现象?锋面一定能带来将水吗?④分析雨区的位置?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空气相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空气或暖空气控制的一侧?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这一角度来分析?[来源:学。科。网]归纳:由于锋面两侧气温、、湿度相差很大,因而大气很不稳定,气团沿着锋面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因而锋面附近可能有云、雨、天气。3.阅读教材P45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7与图2-2-18,探讨:①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将锋面分为、、。②何谓冷锋?何谓暖锋?他们是如何形成的?用心爱心专心③辨认冷暖锋符号,指出各符号的移动方向及降水区域在什么方向?④它们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⑤若某一锋面在某地区停留的时间过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产生什么后果?举例?⑥情景识别:“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