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食物教案学科生物学年级七年级第8章第一节时间课题人类的食物课型探究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食物中所含有的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2、学会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2、教学与方法(1)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认同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2、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3、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具准备1、准备一些有关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对人体作用的资料,以备讨论之用。2、试验用品。3、课件教学教程〖设计思路〗本课是全书的开篇,教材内容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个性修改发,先通过大屏幕展示食物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接着通过演示实验和讨论引发学生找出检测食物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本节教学以学生探究为主,从讨论到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学会方法和培养能力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核心,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获得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特别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因此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长,将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搭配开;并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课前对各组组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组长们明确了本实验的目的和自己的职责。各组长进行了组内同学的分工,并和组内同学共同准备了实验材料,预先设计了本组的实验方案。在课前我和实验员亲自动手做了大量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我发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准备了用于粉碎食品的加工机和研钵;用于脱色的活性炭;用于过滤样品的纱布和滤纸;还准备了多种食物样品(比如豆浆、果汁饮料、牛奶、生猪肉、馒头、花生米、玉米面、玉米粒、海米、土豆、黄瓜、洋葱、茄子、葡萄、梨、菠菜、苹果、西红柿、鸡蛋、维生素C片、核桃、西瓜等等)。我还配制了双缩脲试剂A液(0??1g/mL)和B液(0??01g/mL)各200mL;高锰酸钾溶液(0??001g/mL)200mL(注:教材中配制的是吲哚酚试剂,由于没有买到,所以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液200mL。除此之外,我和实验员为每组学生提供了以下用品: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大试管(4支)、试管(7支或14支)、量筒、滴管(2支)、100mL烧杯(2个)、试管架、试管夹、碘液(带滴管)、高锰酸钾溶液(带滴管)、研钵。本实验还要注意安全问题:因为本活动使用的检测试剂双缩脲A液有强腐蚀性,所以我对双缩脲试剂采用了统一管理的方式;由于实验过程中要使用酒精灯加热,所以实验前每组选了一名安全员,课前对这些同学进行了必要的培训,以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完成。〖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并且在七年级上册做过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的实验中,已初步学会了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这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教学设计〗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食物的精美图片。这些诱人的食物图片激起了同学们对食物的强烈欲望。不少学生在座位上偷偷地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