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思考过程1.线粒体、叶绿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1)相同点:二者都是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有基粒和基质,在基质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而且二者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2)不同点:①结构上不同: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平行存在,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靠基粒类囊体膜;线粒体基质中含有跟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跟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叶绿体的基粒上还含有色素,所以叶绿体是绿色的。②功能上的不同: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分布上的不同: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分布在真核动植物细胞中。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始终在细胞质基质条件需要氧气、多种酶不需要氧气,但需要多种酶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合成38个ATP释放少量能量,合成2个ATP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特别提醒:(1)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的。(2)因为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利用率高,绝大多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有氧呼吸为主的细胞呼吸方式,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3.谈一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区别。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在哪些细胞中进行叶肉细胞所有活细胞反应场所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条件光、色素、多种酶多种酶物质变化将无机物(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CH2O)分解有机物(如葡萄糖)产生CO2和H2O,同时形成ATP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CH2O)中将有机物(CH2O)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实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4.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如何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1)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①内部因素:A.不同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一般旱生植物生长缓慢,呼吸速率比水生植物低;阴生植物所处的光照强度较弱,呼吸也较弱,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低;B.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在幼苗期、开花期等生长旺盛期,呼吸速率增高;C.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高,幼嫩组织器官比衰老的组织器官高。②外部因素:A.温度——细胞呼吸是一系列的化学过程,这些化学反应大多需要酶的催化完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很大。一般植物0℃以下,细胞呼吸很弱或几乎停止,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超过最适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的最高点一般在45~55℃。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如图3—2—21所示。图3—2—21B.氧气——细胞呼吸需要游离的氧气,由于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大气成分的21%,因此,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不会受到缺氧的危害。但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是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板结程度而改变的,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2%~5%时,根系正常呼吸受到影响。在贮藏植物种子、果实时,为了保持其品质,常通过控制水分、温度和氧气含量来控制细胞呼吸强度。有的就采用空气调节技术贮藏大米,即将大米用塑料布密封,抽出空气再充入氮气,使内部缺氧,抑制细胞呼吸,达到保持品质的目的。如图3—2—22所示。图3—2—22(2)联系有关实际。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常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或降低细胞呼吸。例如:①在作物栽培时,采取中耕松土,就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②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③果实蔬菜的保鲜,通过降低温度、充二氧化碳或氮气,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抑制细胞呼吸。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作用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